互聯網金融再掀新一輪競爭 網上信貸各自出招
互聯網金融大戰進一步升級,新一輪涌入者是傳統銀行和BAT巨頭們。
互聯網大佬們在紛紛推出理財產品之后開始進攻網上信貸領域。與此同時,在互聯網金融的倒逼下,傳統銀行加速了互聯網化的轉型, 首當其沖的是憑借POS網絡信貸業務來對抗互聯網對金融業的挑戰,新一輪的互聯網金融競爭大幕隨即開啟。
互聯網金融的攪局,讓銀行備受沖擊的首先是存款業務。根據中國央行數據,中國銀行業存款在第三季度減少了9500億元,為112.7萬億元。在這種情況下,商業銀行開始紛紛布局互聯網金融。014年12月23日,浦發銀行在上海推出“網貸通”POS貸業務,并稱此舉的意義在于打造小微金融全新模式。此前,招商銀行、中信銀行等銀行分別推出POS貸業務后,在2014年底,建設銀行快速貸款上線,主要針對個人客戶和小微企業,利用大數據進行評估,快速辦理網貸業務。
而在另一方面,BAT巨頭們開始加緊在互聯網金融領域攻城略地。1月4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到訪深圳前海微眾銀行簡稱“微眾銀行”)。據有關人士稱,微眾銀行將利用大數據征信等放貸。2014年9月,阿里巴巴旗下的浙江網商銀行獲批開始籌建。此前,百度則推出了面向中小企業的“百度小貸”、面向金融客戶的“金融知心”等產品。
大數據征信
據知情人士透露,注冊資本30億元的微眾銀行發起股東共10家,主發起人騰訊的股份占比為30%,另外兩家主發起人深圳傳統行業巨頭百業源和立業各占20%,其余七位股東合計占股30%。
去年7月,銀監會首先批準深圳前海微眾銀行、溫州民商銀行和天津金城銀行等三家民營銀行的籌建申請,去年9月份批準成立浙江網商銀行、上海華瑞銀行。不過目前,僅微眾銀行宣布官網正式上線,其余獲批籌建的銀行仍沒有公布開業時間表。
1月4日,微眾銀行將首筆3.5萬元貸款發放給一名卡車司機,放貸過程通過遠程“刷臉”實現放貸的。據內部人士介紹,微眾銀行通過攝像頭對準臉部“刷臉”認證,軟件系統識別出身份,與公安部身份數據進行匹配后,通過社交媒體等大數據分析,軟件將對貸款人的信用進行評定,從而計算出貸款金額。
“微眾銀行的數據來源被分為傳統數據、社交數據和暫未獲知的其他類數據。其中,傳統數據來源于銀行,分為儲蓄數據、貸款數據和信用卡數據;社交數據來源于微信、QQ空間、騰訊微博、理財通、騰訊游戲等平臺上沉淀的文字、語音與圖像數據。”該人士透露。
顯然,互聯網金融的重要征信數據依然來自于傳統銀行。國內最大的資金管理軟件提供商之一——九恒星董事長解洪波認為,“商業銀行與互聯網金融存在競合關系,在互聯網金融的沖擊下,傳統金融機構的一些創新服務應運而生,借POS流水利用大數據進行評估,針對小微企業快速辦理網貸業務,成為了傳統銀行業對抗互聯網金融的第一招?!?/p>
比如建設銀行日前推出的全流程個人網上自助貸款產品——建行快貸,是對自己客戶在建行的資產、負債和信用等海量金融信息進行深度整合分析,數據模型自動生成授信額度。
而浦發銀行則通過客戶在線授權實時獲取客戶相關信息和數據,以申請人交易流水、個人征信等信息為依據,實現對申請人的綜合信用評價與差異化風險定價。目前,中信、招商、民生銀行、平安銀行、光大銀行均推出了此類產品。
與此同時,電商平臺的個人消費網絡貸款的競爭也日趨激烈。阿里巴巴和京東電商生態圈產生相關數據也為其網絡貸款業務提供大量支撐。日前,阿里剛剛推出一款名為“花唄”的產品,這是繼天貓分期后,螞蟻微貸推出的又一款面向個人消費信貸產品,被視為對京東“白條”業務的一次阻擊。
與POS貸一樣,微眾銀行也是利用大數據征信來降低相應的通道成本。但值得注意的是,對于大數據能否解決征信問題的爭議頗多。據騰訊內部人士透露,微眾銀行的征信問題會用大數據解決,由財付通負責,主要運用社交網絡上海量信息,比如在線時長、登錄行為、虛擬財產、支付頻率、購物習慣、社交行為等,為用戶建立基于線上行為的征信報告。
征信體系將在不同數據源中,采集并處理包括即時通信、SNS、電商交易、虛擬消費、關系鏈、游戲行為、媒體行為和基礎畫像等數據,并利用統計學、傳統機器學習的方法,得出信用主體的信用得分。
北極光創投投資總監張鵬介紹說,目前國外征信系統當中記錄的都是關于個人和企業比較核心的金融數據,如信貸、保險、稅收等,與個人信用關聯度比較強。比如美國征信公司FICO通常只會收集個人的十幾個傳統基礎數據,準確率就能達到95%。而值得注意的是,如何防范社交或者金融交易數據造假將是微眾銀行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
在張鵬看來,中小企業貸款難問題的核心依然在于信用體系的建立,而這也正是傳統銀行互聯網轉型的關鍵所在?!叭绻軐⑸虡I銀行與互聯網融資企業納入一個鏈條中,共同打造中小企業線上融資平臺,利用商業銀行較為完善的貸款管理體系,結合互聯網數據儲存和挖掘功能,則可擴大商業銀行小微貸款的市場份額,而這意味著銀行與其相關的資金軟件提供商都要變身成為一家平臺公司。”
的確,大平臺概念是傳統銀行互聯網化轉型的必然步驟。據騰訊內部人士稱,微眾銀行將打造“大平臺”的概念,加強與銀行的合作,做輕資產業務。微眾銀行目前沒有網點,未來可能根據實際情況設立網點,但比較少量,也會更注重移動互聯網。“除了信用體系之外,互聯網金融如何減少壞賬率是亟待解決的第二個問題。”解洪波認為,壞賬率高居不下將不利于中小企業擺脫融資難的困境。
競合平臺
顯然,互聯網金融是一場金融變革的盛宴,對商業銀行傳統經營模式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商業銀行在謀求改變傳統經營模式,加快向智能化的網絡銀行轉型。
麥肯錫研究則指出,中國消費者的金融需求及消費行為正在改變,包括大量利用社交媒體及口口相傳等主要渠道無疑在其中作用不小;其次監管機構支持創新,包括允許互聯網公司進入金融服務領域,以及諸如阿里巴巴、百度、騰訊等新興互聯網公司的涌入等都在其中扮演了積極的角色。
在國內資金管理領域摸爬滾打15年的解洪波指出,互聯網金融的信貸客戶主要是10萬元以下的小額企業,而商業銀行的小微企業客戶通常貸款不會低于100萬元,因此,網貸企業彌補了商業銀行的盲區,滿足了微小企業對資金的需求,搶占了一部分銀行的信貸資源。然而,互聯網金融和商業銀行并不是互相替代的關系,恰恰相反,互聯網金融是對商業銀行的很好補充,如果二者形成優勢互補,共享信貸資源,可以共同發展。
事實上,各銀行對于大型集團企業客戶的爭奪戰已塵埃落定,而對中小企業的爭奪戰剛剛開始。但是對于傳統銀行來說,中小企業信用體系的建立,一直是個久未解決的難題。由于中小企業資金財務管理多不規范,銀行等金融機構對于企業現金流,帳目票據來往一直缺乏真實的一手數據,因此,傳統銀行對于中小企業貸款看似并不青睞,但是中國企業99%都是中小企業,而這目前也正成為互聯網金融主要的服務群體。以河北省為例,2014年河北省小微企業發展狀況調查報告顯示,7成小微企業很缺錢。
顯然,中小企業效益低、風險高以及誠信度偏低依然其與傳統銀行打交道的難題。對此,解洪波采取的做法是不廣撒網,而是選擇與其大客戶相關聯的中小企業,打通產業鏈服務?!拔覀冇幸粋€穩定的客戶群,400多家大客戶每一個客戶拿出來,都有上下游供應鏈,找到這些產業鏈上的中小企業?!霸谒磥恚磥硭械慕鹑诋a品都將是互聯網化的產品,比如九恒星過去是賣軟件的,接著收維護費,而現在新的商業模式則是靠向企業提供增值服務信息,不找企業收費,而是找增值服務產品提供方收費。“這就是最簡單的互聯網思維,我們正在試著轉換?!彼忉屨f。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