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通比滬港通意義更大
深港通初出茅廬的火熱,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015年1月5日在深圳視察時提到的“滬港通后應該有深港通”有極大的關系。雖然只是領導人的一句話,但深港通落地必須經過謹慎的深思熟慮,從整體的經濟結構來看,深港通無疑能夠幫助內地經濟在改革的進程中進一步開放資本市常
深市作為毗鄰香港的經濟特區,理論上深港通更應先行。2007年,“港股直通車”受到市場的關注,其實是源于內地資金投資港股存在極大的需求,最終或因抵觸中國現行外匯管理政策而被終止。2009年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走馬上任后,通過頻繁出差游說國內地監管機構、兩大交易所和國務院高層,中央高層才對深港通表態“可以研究”。
和滬港通一樣,深港通的實行將有助吸引外資流入A股市場,改善A股與海外市場之間差異顯著的估值體系,進而再度提升A股市愁力。港股市場可以說是較為成熟的海外市場之一,深港通配合滬港通完全打通A股和H股通道后,更有利于引入海外機構投資者,逐漸改變以散戶為主導的市場結構、培養長期投資的理念。
證券市場只是一方面,深港通還需要成為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催化劑,讓人民幣通過香港交易所成為國際資本市場中的投資貨幣。人民幣作為投資貨幣的規模不斷擴大,有利于其成為他國的儲備貨幣,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實現。
設想總是很理想,但現實則不盡人意。根據上交所公布的數據,截至2014年12月31日,港股通的總額度為2500億元,總額度余額為2395億元,即自滬港通啟動以來港股通平均每日的額度用量為3.18億元;滬股通的總額度是3000億元,其截至2014年12月31日的余額是2254億元,相當于平均每日的額度用量是22.6億元,接近港股通的6倍。
成交的冷清似乎顯示內地投資者對港股的興趣不大,歸結原因一是通過滬港通買港股的手續費實在是太貴;二是因為交易規則有所不同,三是50萬元的門坎將一部分投資者阻攔在門外,四是交易標的是在有限讓投資者選不到滿意的股票。相反,香港投資者對A股的興趣似乎要高出不少。
可以預見的是,深港通開通之后,南上資金依然會顯得火熱,北下資金則需要看政策的安排。A股投資者在證券公司開戶時往往同時開通滬深兩地賬戶,符合50萬元門坎的股民已經可以通過賬戶來炒港股,如果沒有新的港股標的出爐,投資者對港股的投資依然會冷淡——畢竟A股已經很賺錢了,為什么還要交數倍的手續費炒風險更高、收益未必更高的港股?
對于香港投資者而言,深港通的開通意味將有更多的投資標的出爐,在全球股市區域疲軟的情況下,A股的節節走高會令更多的境外投資者涌入,讓他們多一份選擇,讓深圳證券交易市場再添一份火爆。
滬港通若再做改變難度會非常大,深港通卻可以在滬港通的基礎上進行優化和完善,因此深港通的核心不在于“通”而在于“融”,如兩地在金融、法律等眾多方面進行全面融合。從地理位置上來看,深圳與香港的地理位置非常便利,兩地包括資金流、信息流、投資理念等都有非常緊密的聯系,可以預計深港通推出后對兩地的發展都會有非常好的促進作用,前提是如何根據實際形式來制定游戲規則。
首先,投資者門坎的限制需要進行調整,雖說較高門坎能夠保護投資者,但也阻礙了投資者在成熟市場中進行學習,學費多少還是需要交的;其次,港股通的標的需要進一步擴大,讓投資者有更多的選擇才能促進兩市資金的相互流通。不管如何,深港要有新的合作形式,進而創造更多的多贏而非殘酷的競爭,通過差異化的發展令市場更加繁榮。
需要注意的是,深市創業板的市盈率較港股市場而言相差很大,市盈率通常在50倍以上,而香港市場的成長股平均市盈率通常在20倍上下浮動,若創業板股票作為投資標的,在這種估值差距很大的情況下開通深港通,或會對創業板形成巨大的沖擊,因此創業板個股作為港股通標的有可能成為危險之舉。
但不管如何,此后深港通的正式啟動,將對深圳市懲港股市場產生六個方面的深遠影響:其一,深市將會在外來資金的刺激上迎來一波大行情。其二,深市可以借鑒一河之隔的香港股市各項完備的制度機制。其三,前??梢宰鳛檫B接深港一體化的戰略平臺,深港通不排除先在前海特事特辦,先試先行。其四,在兩市資金流動差異的背景下,深市中小板、創業板或會出現一波低潮,但從長期來看,深市中小板、創業板或將迎來突破性的發展,深港一體化的“藩籬”被徹底打破。其五,港股稀缺的資產將會受益,而高估值的品種可能會有負面沖擊。其六,香港和深圳創業板估值相差數倍,開通可能造成資金的單向流動,給港股帶來影響。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