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長表態讓牛市走得更遠
今年“兩會”后的股市行情,并沒有像往年那樣出現下跌,反而是在成交量的配合下不斷創出新高。特別是3月17日,上證指數突破了2009年的高點3478點,其意義顯然非同尋常。自此,有市場人士高呼,股指的上升空間已被打開。
毫無疑問,此次“兩會”后的行情沒有重復“昨天的故事”,與目前市場處于牛市階段有關,與投資者人氣高漲有關,當然更與監管層的力挺有關。如證監會主席肖鋼“兩會”期間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是股市上漲的主要動力,改革紅利將是推動資本市場進一步健康發展的最強大動力。另一方面,股市上漲,杠桿因素的確發揮了重要作用。因此肖鋼認為“改革牛”與“杠桿牛”的觀點都有道理。而作為央行行長的周小川,其表態則更具“看點”。周小川表示,對于流動性管理、基礎貨幣投放的結構性政策,有觀點認為這些資金進去以后不應進入股市,對于此觀點并不贊成。
必須指出的是,對于銀行資金或信貸資金進入股市,此前監管部門一直是持非常反對態度的。以往每當股市上漲時,為了防止銀行資金或信貸資金進入股市,監管部門也曾多次發文進行禁止,而此次央行行長的表態,與原來相比則大相徑庭,可謂是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
就本輪牛市行情而言,資金推動上漲的跡象明顯。在一些重要的關口,往往伴隨著巨大的成交量。而且,滬深兩市日成交金額突破萬億大關的也不再鮮見。在股市巨量成交的背后,在新開戶投資者的增量資金,有來自兩融業務的資金,有來自滬港通的資金,當然個中也不排除有來源于銀行的資金。正是各路資金對股市的一致看好,最終造就了這一輪牛市行情。
事實上,“資金進入股市也是支持實體經濟”的說法對股市具有雙重意義。其一是體現出監管部門對于股市的態度。這種觀點在此前顯然是不可想象的,但監管者理念上的變化,給予市場的卻是極大的信心。近期股市持續上漲,正是這種信心的體現。
另一方面,“資金進入股市也是支持實體經濟”的說法本身就不存在任何問題。股市與實體經濟其實是相輔相成的關系。股市行情轉好,有利于新股IPO的順利開展,也有利于上市公司的再融資活動,企業從股市融到資金后,又投入到實體經濟,繼而對上市公司的業績產生影響。反過來講,如果股市低迷,將會極大影響到企業從資本市場的融資。A股市場出現多次IPO暫停的現象,其實都對實體經濟產生了負面影響。
發軔于去年7月份的這波牛市行情,目前正步入如火如荼的階段。投資者開戶積極,大量資金跑步進場,指數不斷創出新的高點,這一切都是投資者信心爆棚的結果。而投資者對股市有信心,與來自監管層的支持密切相關。A股市場的歷史上,因為股市走勢得不到監管層的支持,進而出現暴跌或行情夭折的事例比比皆是。最著名的如1996年的“十二道金牌”、2007年的“半夜雞叫”等,都對股市形成重大殺傷,也導致投資者產生慘重損失。如果有監管層的支持,情形則大不一樣。同樣是2007年,由于監管層打壓題材股、垃圾股,引導投資藍籌股,在藍籌股的帶動下,最終導致上證指數攀上了6124點的高峰。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