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場為什么限制自由兌換
其實政府的想法是保護本國的貿易和工商業(yè),以及資產,并防范國際金融風險,是一種保護性的做法。在資本市場,假如放開資本和金融項目下的人民幣自由兌換,那在投資領域和證券、金融領域,必然產生重大影響。
人民幣如果可更自由地使用,更自由地進出,結果有兩種,一種情況就是更多的境外資金會流入,而另外一種情況就是,更多的資金會流出去,兩種相比現在的管制情況,都會有個加速的過程。如此一來,國內的泡沫性的東西將會受到沖擊,虛高的因資金管制的減弱而使資金會流出,而被低估的,則因具有吸引力,而使資金進入。
比如股票,可能國內的投資者會看到國外的市場更具投資吸引力,如國外股市,市盈率遠不及A股和創(chuàng)業(yè)板這般高,很多能賺錢,又有高分紅回報的在國外上市公司,目前的國內投資者看到,估計都會“眼紅”,這對于國內充沛的資金來說,正好投資。因此,人民幣自由兌換之閥一開,國內的很多泡沫性的東西就會破滅。因此在股市上,盲目追高那些高市盈率、低回報的投資品種,其風險性有多大,這需要投資者心里有足夠的警惕。
自由兌換是方向,有利于提高中國企業(yè)的國際競爭力,這也是中國讓人民幣走向國際化所必然的過程。不過這個過程政府并不會直接、馬上的開放,周小川也表示,將采用有管理的可自由兌換。因此這可能會有一個過度時間,但無疑趨勢仍然是明顯的。另外有一個問題會擺在投資者面前,這些股票賺回本的時間(市盈率)跟人民幣可自由兌換的時間相比,到底哪個更快?在嘉豐瑞德理財師看來,恐怕后者會來得更快。
發(fā)工資的時候,大家拿到的人民幣都是一樣的——從圖案到購買力。但當我們希望這些錢可以“下蛋”,然后作出不同投資選擇的時候,“人民幣”就各有各的命運了。不要盲目跟風,聽到說哪里賺錢多,就往哪里投錢,這樣是非常不明智的。
因此,嘉豐瑞德理財師建議投資者需要重視局部投資的風險,尤其是已有一定泡沫成分的股市的投資風險。居民理財,如果尋求穩(wěn)妥可以配置一些1年左右的固定收益類的理財產品,如收益率百分之九點六起的宜盛財富宜盛寶或是一些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4.5%左右,收益穩(wěn)定,不需要擔心泡沫破裂,這些都是可操作的選擇。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fā)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fā)言請遵守相關規(gu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