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班應建立與職工工資聯動機制
據記者了解,不少企業的夜班津貼是根據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工資水平、物價情況和企業制度制定的,當時工廠的倒班工人每月能拿到比白班工人多幾元錢的夜班費。按照當時的物價水平,幾元錢的補貼作用還算不小。
但今年,上海市總工會的一項調查顯示,目前僅有少數企業通過集體協商等渠道,小幅提高了夜班津貼。絕大部分企業仍在執行1995年的中、夜班津貼標準。隨著居民生活費價格上漲,該標準已經不能滿足勞動者上中、夜班時能量補充需求,補償作用越來越小。
“今天的貨幣價值已根本無法等同于20年前。”社會學家夏學鑾認為,夜班津貼與職工切身利益相關,沿用“沉睡”多年的夜班津貼規定不符合職工需求的現狀。夏學鑾表示:“再小的權益也不能成為社會管理的‘真空’。”
韓世春則認為,“多年不變的標準,說明勞動法規的一些條款存在滯后性。市場轉型過程中一些法規沒有相應完善,企業就有借口用舊標準來發放過低的津貼,這應該改正。夜班津貼這樣的權益不應該被遺忘。”
“對于職能部門來說,不能定一個標準就管幾十年,應該類似最低工資標準那樣,設計一個公式,每年浮動變化。”黃樂平說。
2008年,天津實施了職工的中、夜班津貼待遇與上年職工平均工資聯動的機制,改變了過去多年實行的固定數額的辦法,使職工中、夜班津貼標準隨職工工資的變化而相應變化,保障了適時增長。
“在生產實踐中,關于夜班津貼的內容應加入集體合同中,通過工資集體協商的辦法來與企業方進行磋商。”韓世春表示。
黃樂平說,國家相關政策規定應隨著社會經濟變化及時改變,否則這些規定可能會成為阻礙社會進步的“絆腳石”。他提出,能否參照每年調整的社保繳費基數,建立一個靈活的機制,根據CPI、職工社會平均工資等參照系數,及時對相關規定進行調整,讓職工及時享受屬于他們的合法權益。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