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治股市邪氣需要政策來指導
“沒有政策不作為,有了政策胡作非為”,這就是中國股市的邪氣,而這一點,在我們的金融機構身上表現得玲離盡致。
金融安全關乎國家經濟安全,甚至是國家金融安全的核心。這個觀點在中國恐怕沒人質疑。但是,如果我們金融機構每天都在借著市場化、商業化、利益最大化的名義,挖空心思投機鉆營,那這個國家的金融安全誰來保障?政府嗎?政府如果得不到金融機構的配合,每天都要和金融機構去玩貓捉老鼠的游戲,那國家金融安全從何談起?
我認為,必須立即強化金融機構從業者教育,強化他們的風險意識,自覺約束他們的基本行為規范,鏟除其“只顧眼前而無視未來”的短視行為范式。這才有可能確保國家金融安全。
說到這兒,我們需要特別說一說證券業的邪氣。其實,上述“無視未來風險短視行為”在金融業普遍存在,但尤以證券業為甚。國家為證券投資開了個融資的口子,但這個口子居然變成了“老鼠洞”,所有從業者不計成本地大量涌入。我堅信,所有從業者都知道這件事將為中國股市的未來帶來無窮的風險,但哪位券商自覺抑制這一風險?為了短期的超額利益,甚至在監管機構多次提示之下依然“拐彎抹角”地自行其是。且不說國家金融安全,這是“商業經營”不是自毀長城嗎?不是自毀飯碗嗎?
試想,如果你們早一點意識到問題,早一點自覺控制“非法融資”,何至于今天讓中國股市付出如此慘痛的代價?現在,你們的內心有沒有一點點自責?你們有多少人在以傍觀者的心態面對這樣的惡性市況?是不是還在為那可憐的交易手續費的增加而沾沾自喜?可悲呀!
我有一種感覺,可我情愿自己的感覺是錯誤的。什么感覺?我認為,在國家利益和自身利益權衡的面前,中國金融機構更加傾斜于自身利益的追求,這方面甚至超過華爾街。為什么?很簡單。美國政府背后的經濟決策者是誰?從國務卿到財政部再到美聯儲,他們的主要官員都不是華爾街出身的金融大鱷嗎?它們制定的國家經濟政策是否允許金融機構胡作非為去攪局?我不信。但我們不一樣,表面上看,我們的金融機構主官都是共產黨員,甚至是省部級領導職別,但它們的行為,尤其是它們的業務行為有多少是“自覺”站在國家經濟利益立場去考慮?我看這是個大問題!
說到這兒,或許有人會指責我計劃經濟思維。但我告訴你們,你們錯了。市場經濟就可以無視國家利益地任意妄為嗎?的確,法無禁忌即可為,但無度放大國家經濟風險到底是“法有禁忌還是法無禁忌”?如果真是法無禁忌,那就應當立即立法;如果法有禁忌,那就該立即停止。而就我個人的看法,所有金融法規,至少是部門法規都有審慎原則,都有防范金融風險的條款,只是沒有涉及具體行為而已。但金融機構的行為和法律法規的總體原則是否相符,是否相悖,難道你們不懂?不懂你就不配坐在那個關乎國家金融安全的座位上。
所以我認為,所有金融機構的主要負責人都必須認真履行職責,必須讓自身的利益和國家的長久利益密切結合在一起,必須自覺維護國家金融安全。實際上,只有國家的長治久安才有金融行業的長久利益,這才是無可爭辯的大道理。這樣的大道理連老百姓都明白,金融機構會不懂?那我們老百姓該如何評價你們?不錯,市場經濟所遵從原則是競爭,但競爭是“無底線野蠻生長”的競賽嗎?如果是,那中國的市場經濟是不是回到了19世紀以前?
我誠信希望中國股市走向成熟,但絕不是機構投資者越多越成熟,也絕不是教育股民越發成熟,而是必須教育機構——經營機構、投資機構,只有它們的成熟,市場才會成熟。這恐怕是中國證券業必須盡快完成的一項重要工作。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