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錢荒”到“資產荒” 投資者該怎么做?
歷經大起大落后,各類資產迎來相對低回報的時代,“錢多”的煩惱似乎難以找到紓解的港灣。
“沒想到好容易等到年底了,收益還是繼續下跌”,與許多投資者一樣,供職于信托公司的張娟(化名)原本期待銀行能像往年一樣,年末推出高收益的理財產品,等來的卻是各大銀行的整體收益率水平繼續下行,“翹尾效應”影響僅在降幅收窄上稍有體現。
張娟曾經是客戶、親朋好友眼中的理財達人,在信托、銀行理財、P2P等理財產品中“如魚得水”,如今也陷入了“理財難覓高收益,不理財難抗通脹”的迷茫:受一些因素影響,一年期信托收益率下行還不明顯,但一年期全市場理財利率已經出現明顯下降,無風險理財收益率基本跌破4%,P2P收益也屢創新低,“以往綜合收益率能到20%,現在10%都難保住,對A股又有點猶豫。”
由于利率市場化改革尚未徹底完成,“風險端”與‘收益端’屢現不對等,在收益率的驅動下,流動性充裕的資金急于為何去何從尋找答案,致使資金騰挪遷徙現象蔚為壯觀。
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分析,截至8月中上旬,A股資金的流出總量達到4.4萬億元;考慮到證金公司的資金流入,凈流出資金仍然高達2.9萬億元。歷經數月調整及IPO重啟刺激,11月投資者銀證轉賬資金凈流入797億元,又扭轉了自7月份以來的凈流出狀態。
A股市場的這一資金往返變動,只是中國市場資金遷徙的一個縮影。
“我覺得未來的股票市場還是有牛市,這個牛市是逼出來,為什么呢?因為資金實在沒地方去。”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如是感概。
逾萬億資金遷徙背后,是50萬億居民儲蓄存款在不斷走低的存款利率趨勢下面臨資產重新配置選擇難題。
從“錢荒”到“資產荒”,“余額寶”類貨幣基金產品從紅極一時到收益率下滑,最具代表性地折射著如張娟一樣的個人投資者們的煩惱。整個三季度,貨幣市場規模達到3.67萬億元,單季規模增長逾50%,然而收益率不斷下滑,破3%成為常態。
同樣處在互聯網金融風口的P2P,從7月開始行業貸款余額逐步提速,到11月已增至4005.43億元,相當于6月末的兩倍,同比增長267.34%,但平均收益率從年初的15%左右下滑至10%以下。
居民財富再配置帶來的巨量流動性使機構工作形成了反差。“與多家機構交流最深的感受的就是不差錢。據說有保險公司保費激增,主動上門找銀行協存都被婉拒,而銀行的工作更多的是控不良而不是拉存款。”中信建投首席宏觀分析師黃文濤接受《財經國家周刊》記者采訪時表示。
對于這種現象,申萬宏源在近日報告中指出:“‘資產荒’本質是資金理財化和實體融資需求下降失衡。”
銀行理財產品的暴增無疑是個人儲蓄資金“理財化”的代表,2013年末,百余家銀行發行逾4.5萬款產品,累計募集金額逾68萬億元。2014年,累計募集金額已達92.53萬億元。
將時間撥回至2013年,由地方融資需求膨脹、地產泡沫、過剩產能投資沖動引發的信貸緊張,使各銀行輪番推出高收益產品,其他金融機構資產管理規模迅速崛起。投資者存款“搬家”成為熱潮,這也將多年來利率雙軌制引導資金脫媒的現象推向高潮。
多位受訪投資都對彼時信托“高收益零風險”神話、鋪天蓋地的理財產品廣告記憶猶新,頗為留戀。
到2014年中期,監管政策收緊,市場無風險利率就此出現向下拐點,投資者開始涌向股市,股票開戶數暴增、偏股型基金、打新基金產品遭哄搶,陽光私募行業管理的總資產規模增長至4000億元,兩融規模突破萬億。
“理財化”熱潮改寫了以往投資者對于收益率的預期。當股市調整投資者出逃,風險偏好降低,但預期收益率仍相對較高,“錢荒”已成往事,投資者深陷迷途。
記者采訪多位銀行、券商和公、私募機構人士了解到,股市調整后,投資者又蜂擁至貨幣基金、銀行理財、債券市場,同期傳統的固收類信托業務重新火爆。疊加央行多次降息,于是出現了前述產品均“量升價跌”的現象。
據融360監測的數據顯示,11月銀行理財產品共6693款,預期平均收益率為4.23%,較10月下降0.13個百分點,連續八個月下跌并再創兩年新低。
與利率水平不斷下行伴隨的是債券市場的不斷走牛,但隨著利差逐步收窄特別是信用風險溢價已經較低,導致吸引力逐漸下降,投資者更為迫切地期待能有更好的投資標的。
遷徙由此產生,6月至9月,超過12萬個500萬元以上市值大戶淡出A股市場,另一邊廂,三季度以來,多家信托公司接到單筆超過10億元的巨量買單。
機構加快創新步伐試圖與投資者“搬家”賽跑,但投資者總是用腳投票。
今年10月,持股500萬元以上市值大戶比9月末增加了近3萬戶,1000萬元至1億元的近6萬戶,超過億元的賬戶增加了1010戶,這也是該數據連續4個月下降之后第一次回升。
同時,公募資管規模時隔四個月后首次重回7萬億元大關,其中權益類基金凈值規模增長顯著,混合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規模分別達1.82萬億元和0.74萬億元,資金回流股市跡象顯現。
固收類信托產品雖銷售火爆,但是資金回流股市跡象以及其自身規模都凸顯后勁不足。今年三季度末,信托全行業管理的信托資產規模為15.62萬億元,是2010年一季度以來首次出現環比負增長,固收類信托產品規模、數量同樣出現下滑。
“固收類信托雖有大手筆訂單出現,但是信托業務壓力明顯加大。一方面資金較為寬裕,地方政府、企業融資成本下降,另一面,企業融資意愿也在縮減。”方正東亞信托的一位信托經理說。
“經常有客戶要求向領導投訴,甚至質問產品銷售短缺是否存在不公平操作現象。如果資產端充足、利潤空間大,我們何嘗不想多發售?”深圳一位信托銷售經理向《財經國家周刊》記者說。
該銷售經理表示,“房地產去泡沫、過剩產能調整、地方債置換等等,原來這些資產都是銀行理財投資的重要標的,所以會很明顯地覺得無處可投,也難以給投資人滿意答卷。”
為了維護投資人的黏性,不論銀行、保險,券商資管,還是信托、基金,都力圖從“融資中介”向“管理人”角色回歸,投資者為存款“搬家”倒逼利率市場化的同時,也給“泛資管”轉型帶來了更大的壓力。
招商銀行數據顯示,2015全國個人總體可投資資產規模預計將達129萬億元,高凈值人群規模將達126萬人,國內私人財富市場持續釋放可觀的增長潛力和巨大的市場價值。
私募基金管理人備案熱潮正是各金融機構謀求私人財富市場的例證。截至目前,68家信托公司中有近乎一半成為“私募基金管理人”,浦發銀行、北京銀行、江蘇常熟農商行也在最近宣布完成登記備案,保險資金同樣不甘落后。
從一級市場數據來看,投資規模在2015年年中達到頂峰后迅速下滑,來自投中集團的數據顯示, 今年11月共有44支基金募集完成,規模約為39.03億美元,目標募集規模和募集完成的規模,同比與環比數據都有一定程度下降。
一家股份制商業銀行零售業務總部的負責人表示:“盡管‘錢多’,但實體經濟未企穩前,企業償付風險較高,銀行對信貸端反而更苛刻,也就難以改善負債端的收益率。”
如何能使過剩產能、無效投資以及非實體經濟的高回報領域不再占用大量資源,促進新領域經濟增長是決策者的課題,推出優質資產、產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創新,是泛資管機構轉型的核心。
對大型機構、大資金而言,客戶較高預期收益率與資產配置的欠缺也令機構很著急。“每次大會都鼓勵創新,銀行內部對于產品創新的重獎越提越高,壓力也越來越大”,上述商業銀行負責人表示,“資產收益率下降速度遠高于銀行理財資金成本降幅,許多銀行無奈選擇了第三方外包,同時也希望第三方給內部產品研發施壓。”
陽光私募機構暖流資產一位合伙人向《財經國家周刊》記者透露,包括國開行、交通銀行等大行均有意向與其形成債券的投資管理意向。多家受訪機構也表示,曾多次受到銀行洽談委托的邀請。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