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銘德:股市沒有必要這么悲觀
各大微信群轉發的最多利空題材是,美國即將加息人民幣新一輪貶值,創近幾個月新低。作為專業金融研究工作者,筆者深深感受到,市場信心嚴重低迷,對任何金融現象、經濟數據都從利空角度解讀。但筆者認為沒必要這么悲觀。那么,市場信心為什么如此脆弱,如此不堪一擊?除了投資者需要冷靜,更重要的是管理層必須重視,必須反思。
第一,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并沒有創新低、新一輪大貶值。今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1月初創下6.60元近期新低后,近5個月期間,一直相對穩定在6.60至6.40箱體之間。這個箱體總共只有0.2元區間。占比為3%。本周,人民幣只是接近箱體的上方6.56區間。這兩周,人民幣兌美元所謂的貶值幅度只有約2%,而且并沒有突破箱體,創新低。如果2%的幅度屬于大貶值,那么,其它國家貨幣天天就是大貶或大升值。美元指數年初100點,目前95點,為什么沒有人叫美元大貶呢?在匯率市場化過程中,各國貨幣匯價每天在波動,新興市場國家更為劇烈。當媒體說人民幣貶或升200個基點時,通俗講就是貶或升2分錢,幅度為0.3%左右。對大國貨幣來講,這是正常的波動。
第二,就是人民幣兌美元,跌破6.6元的箱體價,也不必恐慌。一國貨幣的貶值和升值都是利弊差半。日元和歐元每次本幣貶值時,股價反而上漲。投資者反映對本國出口經濟增長有利。為什么中國的人民幣不管升值還是貶值,財經記者、業余專家都說大利空,而且市場大多數人真的會相信大利空,拋股離場,這只能說明市場信心嚴重不足。
第三,美元是否在6月或7月加息?這本身是個不確定的事件。退一步講,就是美元加息又如何?人民幣就一定大貶值嗎?全世界資金再次流向美國嗎?歐洲、日本全世界投資者并沒有恐慌,股價照樣上漲。只有中國的投資者受不了這個情況,拋股離場。
重塑市場信心是一項艱難的社會巨大工程。管理層在這方面要下大力氣想更多有效的措施。比如,下決心改變一級市場與二級市場利益不平衡,4萬企業排隊擠上市的局面,對大股東減持規定要更嚴格;對不利于穩定市場信心的講話、文件精神、各類文章都要謹慎小心。總之,一切工作以穩定信心為出發點。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