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等小盤股的估值過高引來上市公司減持
對于上市公司的減持行為,不足為奇,本身中國為數不少的上市公司就是奔著圈錢而來,減持是再也正常不過的行為了。另外,當前雖然上證估值較低,但中小創,特別是創業板估值整體較高,也是產業資本減持的重要原因。今年四季度以來,三季報披露完畢后,上市公司各大股東便出現減持行為。
數據顯示,11月份以來已有一百多家上市公司披露控股股東、持股5%以上股東及董監高的減持情況或公布減持計劃,尤其以中小市值的上市公司為主。值得注意的是,11月、12月A股市場將迎來限售股解禁高峰 ,且這兩個月合計解禁市值接近6000億,隨之而來的新一輪減持潮正暗流涌動。
那么在近期滬指創新高的背景下,私募人士是如何解讀新一輪減持潮的呢?帶著上述疑問,私募排排網采訪了鼎鈞資本高級合伙人,研究院院長楊煥、巨澤投資董事長馬澄、賽亞資本董事長羅偉冬。短期而言,市場開啟震蕩調整模式,進入釋放風險階段。操作上不宜過于激進,須以規避風險為主!指數調整后,可重點關注提前于大盤調整的次新股板塊龍頭個股。
現階段中小創類標的(細分行業龍頭除外)多在為之前的并購重組買單,需要在 2017 年前消化現有的高估值(大部分上市公司并購集中在 2014和 2015 年,業績對賭為三年)。現階段之前的并購重組均存在商譽減值的可能,導致上市公司股東因擔憂后續商譽減值帶來的業績下滑影響股價而趁著市場活躍階段完成減持。
行情方面:整體來看,近期股指在一帶一路 、中字頭、鋼鐵、煤炭、有色、券商等各大權重的接連拉抬下,滬指創出3221點新高,短期乖離太大,調整需求明顯,警惕短調風險,同時嚴禁追高此類權重個股。技術上看,近期關注股指回調在3180左右的支撐,若支撐有效,在蓄勢之后,大盤依然存在繼續上攻的可能。
不得不說的是,仍然有很多小盤股的估值很高,因此會引來上市公司減持。尤其是目前的新股,很多都直接爆炒上過百倍市盈率,嚴重透支了它們未來的上漲空間。預計很多新股以后都會有一個漫長的消沉時期,隨著基本面的幾倍上漲后才可能再次推動股價向上。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新股的投資機會都很低。而過去的新股,也就是現在的高估值小盤股,也就迎來了上市公司股東的減持。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