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新基金“風光無限” “游戲規則”生變
當前市場的打新基金大都遵循分散投資、打新增厚收益、不額外參與二級市場股票投資這樣的運作思路。接下來調整這樣的思路或許是可取的路徑,特別是對二級市場的“適度參與”。假設在新股發行節奏不變的情況下,巨量資金的涌入正在改變行業生態。實上,近期新股發行的變化已經引發打新資金的“不適”。
一般而言,打新基金受新股發行速度、發行規模等“外部因素”影響,基金業內人士形象地稱之為“靠天吃飯”,近期新股發行節奏放緩、發行規模下降,已經讓市場傳出打新基金吃不飽的聲音。除外部因素外,打新策略精細化發展也是一大趨勢。業內人士認為,新股稀缺性不再,如何精選標的、如何在規模與收益之間實現平衡等問題,都是2017年打新基金面臨的考驗。
新股發行節奏加快,造就打新巨大財富效應。集思錄數據顯示,隨著2月8日萬里馬開板,2016年發行的248支新股已經全部開板了,全年新股平均漲幅為405.82%,平均單簽收益33167元。平均中簽率0.0449%。不考慮“門票”市值變動,按照單賬戶滬深各配置10萬“門票”計算,2016年申購的新股隱含收益合計40297元,打新綜合年化收益率為20.15%。
賺錢效應引來資金持續涌入,打新基金的發展勢頭有望在2017年持續。國泰君安最新測算顯示,市場上目前打新基金存量約為350-400家,打新基金的規模以8億-15億為主流,估測整體打新基金規模在4500億(相比2016年年初數據已經提升1倍以上),國泰君安認為仍有大量的打新基金將繼續發行,預估2017年年底打新基金的整體規模有望達到7000億-10000億。
上述數據在上海一位打新基金的基金經理看來,是資金對市場機會的正常反映,他認為,當前A股無論是權益類還是固收類投資機會,都面臨著震蕩調整的走勢,而新股發行帶來的“類固收”的投資機會,無論是權益研究還是固收研究,都很難放棄這樣的投資機會,“打新機會成為市場難得的機會,雖然不同數據統計口徑不一,但是據我觀察當前市場上不同程度參與打新的產品大有人在,甚至衍生出一系列打新+’的策略”。
有券商研報指出,近期新股發行中大市值新股缺席,小市值新股主導。據悉,2017年以來發行新股34家,募資金額合計126億元,平均3.7億元,明顯低于2016年每只6.4億的平均規模。原先每批新股中都有1-2只發行規模較大的個股,而近期新股都以小市值公司為主,三批新股中募資規模超10億的僅有1家。
此前,不少新股在上市后的市場表現持續走弱,特別是部分新股快速“開板”,導致部分資金打新收益下降。“小市值個股為主,新股開板速度加快等,造成很多打新資金吃不飽,打新獲配少,賺錢效應減弱,這可能意味著變局的開端。投資者現在選擇打新產品需要仔細研究,打新基金在選擇投資標的、平衡分散投資上也要下更多的工夫。”有私募投研人士表示。
另外,打新資金的持續涌入,正在改變打新的“游戲規則”。近期,打新基金規模與收益之間的平衡問題引發市場關注。資料顯示,當前兩市打新對于市值底倉要求顯著提升,滬市5000萬元已成常態,甚至有的提升到6000萬元,深市多為3000萬元。其中,2016年12月的第五批新股中,出現首只市值底倉要求6000萬元的新股。興業證券表示,近期滬市新股申購門檻均至6000萬元,申購上限持續全面下調。
一般而言,規模小一些的,打新收益貢獻度高,但由于底倉規模持續上升,隨之而來的底倉波動性也比較高;規模大一些,基金業績則要被攤薄。有公募基金經理坦言,當前環境下,不少打新基金正在摸索適中的規模,但是規模的設置,很多時候面臨多方面壓力,打新資金的涌入相對明確,但是流出也不是沒有風險,所以規模的平衡術將是基金經理的“必修課”,也是投資者的重要觀察指標。
想要了解更多的資訊,敬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的報道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