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股“閃崩”讓股市哀聲四起 如何客觀判斷港股投資價值?
港股雖無漲跌幅限制,而且還有T+0回轉交易,但在大多數情況下,每個交易日的個股漲跌表現都會十分對稱、均衡、穩定:比方,若有10多個漲幅超過10%的個股,就會有10多個跌幅超過10%的個股;一般來說,平時日漲跌幅超過20%的個股并不多,日漲跌幅超過50%的個股更是十分罕見。
兩只仙股日內暴跌90%,不停牌、不搶反彈2017年6月27日午市收盤之前,多只港股突然“閃崩”、股價“腰斬”。當天收盤時共有12只主板和4只創業板上市公司股價跌幅超過50%。這批暴跌的港股,多為股價不足1港元的仙股。漢華專業服務27日收盤價0.064港元,比上一交易日收盤價(0.97港元)大跌93.40%,流通市值從47.12億港元暴跌至3.11億港元。盡管如此,漢華專業服務并未停牌,而且次日(28日)繼續正常交易,次日再跌34.37%,收于0.042港元。29日、30日照常交易,卻無人“搶反彈”。
同樣,中國集成控股27日收盤價0.016港元,較上一交易日收盤價(0.28港元)大跌94.29%,其流通市值從210億港元暴跌至12億港元。次日未停牌,直至30日收于0.013港元,也無人“搶反彈”。
很顯然,持有這兩只仙股的大股東及投資者,一日之內財富瞬間蒸發殆盡,但大股東、大機構無抱怨,小散戶無叫罵、哭鬧,也無人抗議,港股市場更是平靜如水。因為這是真正意義的“買者自負”,也是投資者主動“用腳投票”的自決結果,在股價“暴動”中,無人操縱、無人犯罪。
這樣的“閃崩”事件,如果發生在內地A股市場,其后果將是不堪設想的……
在仙股“閃崩”事件發生后,聯交所總裁李小加指出,低價股波動存在一些客觀因素,例如是交叉持股、集中持股、股份抵押等,會留意當中是否有出現違規沽空的情況。他指出,現時集中對新上市公司實施嚴格要求,期望令“造殼”行動變得更困難,甚至變得不可能。李小加解釋,監管機構近年一直收緊上市板塊中間的監管,而“互聯互通”后,投資者群體亦起變化。但細價股這兩天的異動,并非某一監管行為所造成。對于有人歸咎于港交所近日推出設立“創新板”的咨詢,他認為,咨詢只是剛開始,兩者并無因果關系。李小加強調,不會對現有市場生態進行干預,但會“見招拆招,絕不手軟”,不會主動讓市場產生波動。
實際上,這正是港股成熟、自由、開放的底氣與自信所在;這就是港股無漲跌幅限制下的T+0回轉交易,個股漲跌自由、買者自負,只要沒有違法犯罪證據,監管層也無權干預。仙股來歷:股票面值與拆股縮股機制截止2017年6月30日收盤統計,香港主板共有1752只股票交易,其中,股價低于1港元的股票多達660只;同時,香港創業板共有288只股票交易,其中,有227只股票價格低于1港元。也就是說,香港主板與創業板合計共有887只股票價格低于1港元,這些股票就是所謂的“仙股”。
在港股市場,股價低于1港元的仙股,大多都是小市值股,其中,有455只仙股的流通市值不足5億港元。當然,也有個別例外,比方,在股價“閃崩”前,中國集成控股的股價雖只有0.28港元,但其流通市值卻高達210億港元,但股價暴跌至0.016港元后,其流通市值就僅剩12億港元了。
港股與A股個股市值分布比較(截止2017年6月30日收盤統計)仙股日內暴跌90%:不停牌、無叫罵在內地A股市場,投資者一般將小市值股理解為“股價易于操縱”,因此,內地投資者偏好炒小、炒新、炒差。但在滬港通、深港通開通后,內地許多散戶進入了港股市場,他們是否會將A股炒作手法帶入港股,這是十分令人擔憂的事。20年前,在外地投資者完成的港股交易中,中國內地投資者占比為0.6%;2014年滬港通開通前,中國內地投資者交易占比已提高至13%,滬港通開通后的2015年,中國內地投資者交易占比陡增至22%。
事實上,港股市場生態完全不同于A股:其一,港股交易以機構投資者為主體,而且境外機構投資者交易占比較大,但內地A股交易則以散戶為主體,機構參與交易的比重較低;其二,港股廉價股多如牛毛,這是A股市場從未見過的景象;第三,港股實行T+0回轉交易,而且股價無漲跌幅限制,但A股沒有回轉交易,而且還有10%的漲跌幅限制。因此,內地小散進入港股,切莫一味偏好仙股,更不能將A股炒作手法復制到港股、與國際機構投資者對賭。
為什么香港仙股如此之多、竟多達880多只?除了港股特有的“仙股文化”外,它與股票面值、拆股縮股機制也有重大關聯。眾所周知,各國各地股市都有最低股價管制,比方,美股市價不得低于1美元,否則就要退市;港股市價不得低于0.01港元,否則,就要進行縮股或退市;我國內地A股市價不得低于1元,否則就要退市。因此,相比美股和A股,港股有大量股票價格是低于1港元的。
股票面值即在股票證明書上顯示的面額。股票面值通常跟當時市價并沒有多大關系。但拆股或縮股則對股價變動會有直接影響。香港股市對股票面值沒有統一規定,并允許上市公司自主拆股或縮股。一般地,大多數港股都偏好拆股,但當股價逼近0.01港元時,它們又會被迫進行大比例縮股,這樣就可以確保股價不低于0.01港元。不過,只有大藍籌公司較少拆股,當然,它們更不會縮股。
仙股日內暴跌90%:不停牌、無叫罵不過,在香港股市,仙股并不等于垃圾股,但高價股一般都是大藍籌股,或是績優股。因此,港股投資者大多偏好大藍籌、大市值股,這與內地A股投資者有很大區別。那么,如何判斷仙股是否具有投資價值?我們不能被股價高低所迷惑,也不必太過看重其股票面值的高低,甚至也可以不必理會其拆股或縮股,但關鍵的判斷指標有三個:
(1)市盈率。也稱市價盈利率,它是股價與該股票每股盈利的比值。市盈率通常以公司過去12個月的盈利計算,但也可根據來年的盈利預測計算。投資者可將公司的市盈率與相同行業的另一公司,或與整體市場,或公司本身過去的市盈率作比較。
(2)市凈率。也稱市價凈值率,它是股價與該股票每股凈資產的比值。
(3)股息率。也稱股息市價比,它是該公司的每股年度股息總額相對于股票市價的百分比。股息率可以用來比較不同派息股或其他投資產品如債券或銀行存款等的相對吸引程度。在港股中,有許多績優股都是“按季分紅”的,比方,恒生銀行、匯豐控股、渣打銀行等。
更多相關的資訊敬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