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出口鞋類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取得突破
12月22日訊 出口工礦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自今年9月2日正式掛牌運行以來,初步建立“政府負總責、企業嚴把質量、檢驗檢疫監管、相關部門齊抓、行業協會協調、社會力量參與”的出口鞋類質量安全監管機制,并取得了四個方面的突破。
一、檢驗檢疫優惠便捷措施迅速跟進。按照《莆田市出口鞋類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實施方案要求》,探索檢驗監管新模式。通過實行出口鞋類快速通關機制、放寬進口鞋類原輔材料檢驗、大幅降低抽檢比率和監管頻次、對直接出口臺灣地區的鞋類產品采取便利四大措施,進一步促進企業擴大出口。據統計,1-11月份該市共出口鞋類17.32億美元,同比增長28.11%;檢出不合格產品25批、148.28萬美元,同比下降79.84%和71.51%。此外,組織“實驗室開放月”活動,為企業檢測樣品近5000個,幫助企業加強產品和材料的質量控制,降低產品生產和出口風險。
二、公共技術服務平臺構建初具規模。國家鞋類檢測中心(福建)加快與國外知名檢測機構建立檢測合作關系。晉江實驗室獲得法國鞋類皮革咨詢和技術中心頒發的“CTC授權實驗室”授權書,聯合出具報告且獲得知名跨國企業認可;莆田實驗室成為德國TUVSUD在中國大陸唯一的鞋類產品檢測認可實驗室。此外,還與中國檢驗檢疫科學院、中國皮革和制鞋工業研究院、全國鞋膠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四川大學等建立緊密協作機制,成為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和阿迪達斯等國際知名公司的簽約實驗室。莆田市政府、中國鞋業設計研發中心、國家鞋類檢測中心三方協作,為莆田制鞋行業19家龍頭企業每年每家提供10萬元的實驗室檢測經費,幫助企業加強產品和材料的質量控制,降低產品生產和出口風險,降低企業生產成本,提高產品競爭力。
三、企業主體作用不斷增強。一是企業加強質量管理,認真履行質量安全責任。莆田市鞋類企業通過加強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質量管理,完善計量體系、標準化體系、質量管理體系和質量追溯體系,建立健全質量安全責任制度。130多家出口企業積極參與“恪守質量誠信、踐行社會責任”誠信興商宣傳活動,積極申請示范區標桿企業、示范企業和良好企業的資格。二是企業加大科研投入,提升技術和標準水平。多家企業與四川大學、中國皮革制鞋研究院以及福建制鞋行業技術研發基地等合作進行制鞋行業公共技術研究,推進制鞋科技成果轉化,加快工藝改進和技術升級;推進制鞋產業集群的標準化進程,共獲國家專利6項,承擔國家行業制標任務28項。三是企業加大培訓力度,提升員工素質。150多家企業參加應對鞋類國外技術壁壘研討會和鞋樣3D設計培訓班,確保企業內部質量管理人員的質量管理水平和一線員工專業技能符合要求。
四、質量安全宣傳氛圍日趨濃厚。積極宣傳示范區內有社會責任感、講誠信、質量好的典型企業,鼓勵新聞媒體和消費者積極參與質量監督、質量宣傳等工作,努力營造政府重視質量、企業追求質量、社會崇尚質量、人人關注質量的良好社會氛圍。近期,福建電視臺、福建日報社等省內主要媒體以《政府建平臺鞋企同受益》為題,對示范區建設進行了專題報道。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