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特性是服裝企業握手資本的砝碼
在雅戈爾、報喜鳥、利郎等一批大眾商業男裝品牌之外,登陸資本市場的國內男裝企業當前開始呈多元化趨勢。
今年2月15日,設計師品牌、時尚休閑男裝左岸服飾(ZA)成功在美國紐交所掛牌上市。ZuoAn左岸也成為繼希尼亞之后,第二家成功登陸紐交所的中國服裝品牌。
雖然上市時間尚短,但借上市利好,ZuoAn左岸近期為尋求品牌國際化發展所做的種種努力,均引起業內關注。上市對中國服裝品牌提升有什么重要意義?中國服裝企業如何適合資本時代的需要?上市時機如何選擇?帶著這些問題,本報記者日前采訪了左岸服飾執行主席兼首席執行官洪金山。
上市改變中國服裝產業發展路徑
記者:當初怎么會有上市的想法,能談談ZuoAn左岸上市的過程嗎?
洪金山:資本是企業發展的助推器,而上市會讓企業的發展實現一個質的飛躍,許多原本在國內競爭中平分秋色的企業,因一方的上市拉開差距。資本的快速進入,也為傳統服裝行業帶來了嶄新的思維和運作方式,引爆其商業勢能,進而改變和影響整個中國服裝產業的發展路徑。由此,近兩年來,越來越多國內服裝企業開始認識到資本戰略的重要性,開始迎來上市的“小高潮”。
具體到我們自身的上市過程,其實早從2008年就開始籌備了。我們意識到,在經歷了多次市場教育之后,資本市場的投資者已經漸漸學會冷靜看待中國企業所拋出的“內需股”概念,單憑一份把前景描繪得好看的招股說明書,很難再吸引到他們捧場。只有靠扎實的企業競爭力、業績以及高瞻遠矚又易于實現的發展規劃,才能最終實現上市的目標。
今年2月15日,ZuoAn左岸如愿登陸美國紐交所。這中間的過程很繁瑣,我就不贅述了。若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企業什么時候上市,不是由資本市場決定,而應由企業自身的發展來決定。
記者:成功上市對于ZuoAn左岸品牌的戰略性意義體現在哪些方面?
洪金山:我個人認為,一個企業、一個品牌要快速發展,必須善于借助更多的社會資源,尋求更強大的資金支撐。通過資本戰略的實施,提升企業價值,實現股東回報最大化,契合資本市場價值取向,準確把握產業發展趨勢和變化,深刻理解競爭中的優勢、劣勢、風險與機遇,合理定位,系統規劃,既適應融資上市要求,又能指導實際運營。
具體到ZuoAn左岸來說,上市后我們在各方面收獲很大。首先,產能、規模得以增加,這可以解決企業發展所需要的資金問題,為企業的持續發展獲得穩定的長期的融資渠道,并借此可以形成良性的資金循環。第二,可以利用的社會資源越來越豐富,有利于吸引人才、開拓市場空間。現在,日本、韓國設計師也已經開始主動聯系我們,遞交個人資料,目前正在與其進行商談。第三,有利于市場抗風險能力的提升,企業在獲得資本市場的支持后,也能夠更好地執行自身長遠的發展戰略。
如有上市計劃宜早不宜遲
記者:作為設計師品牌,ZuoAn左岸上市具有一定的代表意義。您認為國內設計師品牌在做大做強的道路上避不開上市這條路嗎?
洪金山:上市對于中國眾多的服裝企業來說,是一個敏感而又吸引人的話題,因為上市本身對公司的管理就是一個挑戰,當然更是一個提升的過程。
從國際市場上來看,真正的大服裝品牌都是通過資本不斷收購兼并而成的。在中國與國際市場不斷融合的過程中,也有更多有實力的設計師,希望借助資本的力量,將一手打造的品牌送上IPO之路。
從另一方面講,資本也需要尋找新的突破口,在服裝產業越來越發達的今天,“資本”不僅僅盯著高科技,也給予了時尚產業、特別是服裝產業更廣泛的關注。
相對于資本考察企業的理性,企業尋找資本十分茫然,甚至都不知道上市是為什么。我認為,現在沒有特別突出業績和贏利模式的服裝企業,很難獲得資本市場的關注,是否擁有獨特性是服裝企業跟資本握手的砝碼。
在中國時尚界很早就開始討論“到底應該獨舞還是群歡”的話題,現在看來時尚界大部分都是在獨舞,但資本市場青睞的是“金標準,高成長”。在這樣的背景下,雖然每個品牌的實際情況不一樣,但我認為對于大多數服裝品牌特別是設計師品牌來說,要想做大做強,除了要學會用市場的規律來運營企業外,還應該得到廣大社會資金的支持,而尋求社會資金支持的最好渠道就是上市。
記者:投行界人士認為,服裝企業上市的時機非常重要。企業一定要把眼光放長遠,如果計劃要上市,就要在企業效益較好的時候去做,否則就晚了。對此,您怎么看?
洪金山:對于這個問題每個企業的領導者或許都有自己的角度,但在我看來,適應現在的資本時代至少需要兩個方面的準備:一是觀念上要尊重規則,完善治理結構,規范運作,不能心存僥幸,避免“抱病上市”;二是行動上要符合產業轉型升級方向,戰略規劃要適應發展要求,能夠解決面臨的問題,指導業務發展。
事實上,上市本來就并非企業發展的終點,而僅僅是企業征戰途中的一項“武器”。無論登頂之后能否看到美麗的風景,企業依然愿意前仆后繼地努力爬上“上市”這座高山。
而對于ZuoAn左岸來說,我認為早點介入資本市場是件好事。上市之后,企業在人才、資源等多方面都將會突破原有的一些瓶頸。
所以,如果企業有上市的想法,那宜早不宜遲。如果總是認為應等各種資源全部到位,各方面都準備妥當了,再邁出上市的腳步,為時已晚。我一直認為,很多事情都需要做在前面,只有早謀劃、早行動,才可能做到讓好的資源“為我所用”。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