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奧運會 中國體育品牌集體發力
當中國體育健兒在場內勇奪獎牌時,中國企業也在另一場奧林匹克賽場上奮勇爭先。倫敦奧運會上,吸引眼球的不只有中國制造,中國品牌也開始占有一席之地。
中國體育品牌倫敦集體發力
眾星云集的奧運會向來是體育品牌的必爭之地,中國體育品牌此次在倫敦更是集體發力,活躍程度超過四年前的北京奧運會。
2008年北京奧運會后,安踏斥資6億元擊敗阿迪達斯和李寧,成為中國奧委會獨家體育服裝贊助商,并獨家贊助中國奧運冠軍領獎服。此前的中國奧運冠軍一直是穿著李寧領獎服登上領獎臺的。領獎服易主的背后,是運動品牌競爭的加劇。
而失去領獎服陣地的李寧另辟蹊徑,除了贊助射擊、跳水和乒乓球在內的五支中國代表隊外,還贊助了包括瑞典及西班牙的奧運代表團、美國跳水隊和阿根廷男籃等外國隊伍,所以不少比賽中都能看到國外大牌運動員身穿李寧運動服在場中競技。
361度除贊助了6支中國國家隊外,還贊助了包括朝鮮在內的6個國家隊。目前朝鮮的優秀表現讓361度已多次登上冠軍領獎臺,這應該算得上是倫敦奧運會上性價比最高的贊助之一了。
此外,匹克、鴻星爾克、喬丹體育等也分別贊助了不同的國家隊。據不完全統計,北京奧運會時約有8家中國體育品牌參與,而倫敦奧運會已增至15家。
對于奧運會上中國運動品牌的高曝光度,上海體育學院體育經濟教授劉清早認為,這是中國運動品牌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不少中國體育品牌已清醒意識到,給別人代工而導致品牌缺失是沒有前途的,在國內競爭日趨激烈和市場日漸飽和的情況下,走出國門勢在必行,而借助奧運會這個國際性平臺無疑是最佳選擇。
從制造大國走向制造強國
在南非足球世界杯上,中國生產的嗚嗚祖拉吹響賽場,讓世界感受到“中國制造”的力量,但因為很多訂單都來自于國外,中國企業僅僅是代為加工,利潤其實比較薄。而在倫敦奧運會前幾年,不少中國企業已經有意識地針對奧運會,提前與倫敦奧組委溝通,直接拿到不少訂單。
據一家為倫敦奧運會生產國旗的中國企業透露,此前以外銷為主的企業訂單利潤率能達到3%就不錯了,現在其直接訂單的利潤率能維持在5%~8%。但是與品牌廠商相比,這樣的利潤率并不算高。安踏體育2011年營業利潤率在22.6%,收益遠遠高于一般的制造廠商。
對于運動品牌而言,贊助奧運國家隊除了提升知名度之外,在為運動員量身定制體育用品的過程中,結合運動員的要求進行設計,產品技術含量也在不斷提升。
林丹的球拍是由李寧公司量身設計的,由于林丹對球拍有著許多精細的要求,最后這款球拍從制作到定型需要經歷上百道工序,并經過多輪試打才最終出廠,這副球拍的技術含量可見一斑。
而安踏體育在贊助CBA之后,也在結合運動員的需求設計運動鞋,并成立運動科學實驗室,極大地提高了運動鞋的設計水平和生產工藝,安踏也由此連續11年領跑中國運動鞋市場。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EMBA中心副主任羅彪認為,中國開始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型,這表現為一方面中國產品的技術含量提升了,另一方面中國企業的品牌意識也在不斷增強。
場外的奧林匹克競爭更激烈
在每屆奧運會上,不少特許經營產品都吸引了非常多的目光,這也是塊不小的“蛋糕”。據國際奧委會公布的數據,倫敦奧運會紀念品將超過10000種。中國企業當然不會錯過這次商業盛宴,據統計,共有627種奧運特許商品是中國制造的,而倫敦奧運會的特許商品中有65%產自中國。
不僅如此,很多國家代表隊的服裝都是中國制造的。英國奧運代表團的禮服來自中國煙臺,美國的奧運代表團禮服產自中國大連。中國制造幾乎出現在倫敦奧運的每一個角落。
據專家介紹,雖然中國人口紅利在逐步消退,但中國制造的吸引力不僅僅體現在勞動成本上,更在于逐漸提升的技術含量。這是中國制造業發展多年積淀而成的優勢,也是東南亞國家短期內難以超越的。
完整的生產體系是中國制造領先于其他國家的地方?,F在生產一種商品不再是一家企業的事,還涉及供應鏈的上下游廠商。據為倫敦奧運會生產吊帶的東莞展宏織帶公司介紹,生產一條吊帶包括染、織、印、電腦提花等工序,并且涉及油墨、塑膠等下游產業鏈。因為有著成熟完整的產業配套,所有的產品配套都能在一小時內完成,這是其他國家競爭對手難以做到的。
但這并不意味著中國可以放慢腳步。雖然中國品牌在不斷“走出去”,但是國外企業也憑借強大的品牌和營銷能力在“走進來”。以阿迪達斯為例,2011年其全球銷售收入增長13%,但在中國的增長幅度高達23%,中國必將是其重點開拓的市場之一。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