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傳統鞋服企業爭搶“電商”人才
昨天早上8點,溫州大學大四學生小周坐了一個多小時公交車,來到招聘會現場,“來的時候,滿滿一車廂的人都拎著簡歷”。
學機械專業的小周先來到浙江三工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的攤位前,坐定后接受“面試”。在小周身后,圍了七八個人,一問都是他的同學,其中幾個并不是來應聘的。
同學小陳說,自己是杭州人,畢業后想回杭州工作。由于之前沒有求職經歷,就過來感受一下氛圍,學習面試的經驗,還有就是給應聘的同學出出主意。
“專業對不對口沒關系,要看發展空間”、“這家公司的待遇和企業文化都還不錯”……在二樓樓梯口,應聘者三五成群地討論自己已經看過的崗位。
記者了解到,前來應聘的大學生很少“單兵作戰”,他們或以宿舍,或以關系要好的小圈子為單位。他們說,組團應聘就是為了聽取其他人的意見,以求找到理想的崗位。
韓風情(58同城招聘顧問):90后畢業生很有“個性”,同時也很理性,他們首要考慮的并非薪酬,而是工作環境和發展空間。對于企業管理文化,他們不喜歡條條框框的硬規定,而是希望更柔性的管理方式。
記者看到,招聘單位除了推出一些長期崗位,也有部分實習和兼職崗位,這吸引了一些大一、大二學生的目光。
溫州去茶去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招聘顧問介紹說,當天上午有十幾名大一、大二學生過來應聘兼職生。這個崗位的工作時間很自由,可以在晚上抽出三四個小時去工作,一個月下來有1000多元的收入,所以比較受歡迎。
在58同城攤位,同樣不乏大一學生的身影。58同城招聘顧問韓風情說,雖然還沒到畢業年份,但這些大一學生已經開始關注自己所學專業的市場前景,并且很詳細地詢問企業需求。
一名大一學生坦言,以前選專業的時候比較盲目,想通過招聘會,看看哪些專業發展前景更好,如果有必要,會考慮換專業。
孫廣福(溫州大學就業工作處處長):大學生提前做職業生涯規劃可能基于兩方面原因,一個是學校開設了《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這門課程,還有就是,當下就業形勢比較嚴峻,大學生通過招聘會可以了解市場和人才需求,從而更好地定位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并通過選擇第二專業等方式,做出更好的職業規劃。
{page_break}
近幾年,隨著電子商務的興起,市場對電商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此次招聘會招聘電子商務的崗位比往年明顯增加,其中有34家單位推出電子商務的崗位。
對此,溫州市人才市場管理辦公室一工作人員略顯驚訝,“一家做健康產品的公司,一下子招聘50名電子商務人員。一家機械公司總共招聘6人,其中3個崗位留給電子商務人才。還有好幾家專為企業做電商服務的公司,招聘的崗位都在50人以上。”
記者發現,除了網絡公司,諸如低壓電器、汽車用品、鞋服等傳統制造企業也紛紛推出電商崗位,“爭搶”人才。招聘會上,“奧康”推出10個“運營專員”崗位,興樂集團則要招聘若干名電子商務策劃員。
“奧康電商"雙十一"當天銷售額突破9000萬,數字非常驚人。”浙江奧康鞋業股份有限公司招聘顧問林潔說,基于電子商務的大趨勢,公司未來很重視這方面的發展,所以通過各種渠道,挖掘電商人才。像“運營專員”的崗位要求,以前趨向于店鋪整體運營,現在更注重線上活動、專題策劃、商城店鋪數據分析等方面。“做得好,年薪比總經理還高。”
除了電商崗位,往年很少亮相招聘大會的休閑餐飲企業在本次招聘會推出不少崗位,其中包括星巴克在內的六七家知名連鎖餐飲企業,最多的一家企業推出100個崗位。
據悉,溫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做好2013年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實施意見 ”提出,鼓勵支持網絡創業。對畢業2年以內的高校畢業生從事電子商務經營并通過網上交易平臺實名注冊認證的,經人力社保、財政部門認定, 可按規定享受小額擔保貸款和貼息政策。其中, 對按規定繳納社會保險(放心保)費滿1年的,可參照高校畢業生從事個體經營社會保險補貼政策給予一次性自主創業社會保險補貼,所需資金從失業保險促進就業經費中列支。網絡創業認定辦法另行制訂。
溫州市人才市場管理辦公室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為了更好地促進高校和企業零距離對接,市人社局首次設立高校專區,專門劃出八個位置留給溫州大學、溫州醫科大學、溫州職業技術學院等高校使用。各高校派出負責畢業生就業工作的老師,在現場對各自學校2014屆的畢業生的專業、人數信息進行推介,并為企業提供咨詢。企業可以就自己的實際需求向高校了解相應的畢業生供給方面的情況,甚至可以提前就2014年的畢業生供需達成初步意向。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