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歐商場虧損嚴重引關注 杭州政府擬限制綜合體開發
杭州市發改委指出,杭州將優化商業綜合體布局,以商業網點規劃和城市規劃調整為手段,針對商業綜合體布局的問題,進行差別化調整。
具體而言,杭州將禁止城北(運河新城)與城東新城新增大型商業綜合體開發,對局部過度飽和區域進行嚴格控制。
克爾瑞信息集團研究中心報告顯示,在2005年至2010年期間,全國18個重點城市的城市綜合體面積增加了5355萬平方米,較前一個五年,城市綜合體的增量翻了6.4倍。預計到2015年,即將入市的綜合體體量將達到16437萬平方米。
杭州無疑是中國城市綜合體狂潮的縮影,2008年,杭州市在全國率先提出了建設100個多功能的城市綜合體計劃,由此引爆了當地的城市綜合體建設熱潮。
井噴的城市綜合體
對于杭州而言,在一定時期內城市綜合體過剩的狀態,已不可避免。
2011年杭州市公布的《杭州市“十二五”重大建設項目規劃表》顯示,當時正在建設的包括有湖濱南山路城市綜合體、杭州創新創業新天地、熱電廠地塊城市綜合體、嘉里中心綜合體等在內的14個城市綜合體。
此外,杭州市“十二五”重大建設項目,還包括西溪天堂二期在內的六個偏旅游休閑類的商業綜合體。還包括高德置地廣場、凱德來福士廣場在內的7個商務商業類綜合體。按照項目規劃,上述綜合體多數將在未來一兩年內建成。
如今,在杭州各個方向,以“城”、“廣場”和“中心”等為名的綜合體項目層出不窮。位于杭州城西北方位的申花板塊,被一些業內人士戲稱為“杭州的徐家匯”。
2013年5月10日,該區域板塊內總建筑面積21萬平方米的西溪印象城開業;同年6月,距離西溪印象城不遠的位于西田城開業;同年8月30日,總建筑面積約40萬平方米的申花銀泰城開業。值得一提的是,這三個商業綜合體的直線距離不超過5公里,開車時間不用15分鐘。
上述三個城市綜合體還僅是開始。2010年,杭州拱墅區曾公布“十大綜合體”規劃,其中有5個坐落于銀泰城所在的申花板塊中。除了前述已經開業的銀泰城之外,還有80萬平方米的熱電廠綜合體、100萬平方米的藍孔雀綜合體、大河造船廠旅游綜合體,以及北部軟件園綜合體。
以藍孔雀綜合體為例,該項目由6宗住宅用地和3宗商業金融用地構成,總出讓面積約21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72萬平方米。根據規劃,該項目將被打造成一個集購物休閑、商務辦公、文化娛樂于一體的大型綜合體,其地上地下開發的總體量高達100萬平方米,將成為杭州城西地區最大的綜合體。
“杭州商業綜合體的發展速度有點超前了,大部分綜合體在未來面臨非常慘烈的競爭。”浙報傳媒地產研究院院長丁健剛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缺乏商業配套支撐的杭州城西和城北,未來兩年會迎來商業綜合體的爆發。
從2014年開始,杭州將迎來一個商業綜合體的開業潮。今年12月,杭州的首個萬達廣場將正式開業,這個總建筑面積36萬平方米的綜合體,位于杭州的城北板塊。
值得一提的是,在萬達廣場周邊區域,在未來三到五年將形成10-15個購物中心,新增133萬平方米,是現有商業體量的3倍。
除萬達廣場之外,目前中大銀泰城在該板塊已經虎視眈眈。中大銀泰城由中大地產與銀泰聯袂打造,總建筑面積約33萬平方米,總投資額40億元,預計2015年交付。這是繼2013年開業的城西銀泰城之后,銀泰在杭州布局的又一個新城市綜合體。
目前,銀泰在杭州正在建設中的綜合體項目有2個(中大銀泰城、下沙的中沙永泰商城)。此外,還有一個即將開建的西溪銀泰城。今年2月25日,杭州西湖區與銀泰集團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決定在西溪板塊打造西溪銀泰城商業綜合體項目。
距離中大銀泰城不遠,是總建筑面積180萬平方米的杭州新天地綜合體。這是目前規劃中杭州體量最大的城市綜合體。按照規劃,該項目內含大型購物中心、創意辦公核心區、高星級酒店、SOHO/LOFT商住區和休閑娛樂等功能區,項目總投資約100億元。
并非僅城北板塊處存在城市綜合體井噴現象,在杭州的城郊新城,在未來兩年均會有大量城市綜合體開業。以杭州的臨平新城為例,目前該區域已經有四大城市綜合體在建。
在杭州的錢江新城CBD核心區,也將出現多個城市綜合體項目。預計在今年竣工的杭州來福士廣場總建筑面積39.5萬平方米,緊鄰在2010年就已經開業的杭州萬象城。按照規劃,杭州來福士廣場結合了居住、辦公、商務、購物、娛樂、文化等功能,還將包括一座擁有12個廳的影院。
除了來福士廣場,在錢江新城還將出現多個城市綜合體項目。與來福士廣場一街之隔的高德置地廣場,預計將在今年末完工。該項目總建筑面積約41萬平方米,包括了寫字樓、七星級朱美拉酒店、酒店服務公寓和商業物業。
而按照正常的工程進展,在可以預計的時間里,還有杭州大廈城市廣場、綠地中央廣場、水晶城購物中心、建工歐美金融城(EFC)、新天地•東方茂都會、龍湖天街等大量商業項目處在建設或規劃中。此外,在杭州地鐵1號線沿線,目前政府規劃或正在開發的上蓋商業綜合體,也有8個之多。城市綜合體被認為是區域城市晉級的一條捷徑。
自2008年啟動以來,多年來,杭州的投入一直呈遞增趨勢,預計綜合體總投資將超過3000億元。
目前,杭州不僅浮出水面的綜合體項目很多,其潛在的供應量也十分龐大。2013年1-10月,杭州主城區總計成交土地92宗,49宗為商業類用地,占比超過一半。
有業內人士測算過,未來2-3年內,杭州將新增體量超過10萬平方米的商業綜合體近30個,其中主城區商業綜合體增量將是現存量的2.64倍。
商業地產泡沫嚴重
在住房市場嚴厲調控的背景下,地方支持、附加值高、優惠多,使得地方對城市綜合體重視的同時,更多的開發商也對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目前排名前20名的開發商均已進入了商業地產,包括萬科、保利、招商、金地等大型房地產企業也相繼分立出專門的商業地產開發運營公司,搶灘商業地產。
具體在杭州市場,中國乃至全球最頂級的商業開發商盡收眼底。克而瑞研究中心監測顯示,2013年,包括萬達、華潤置地、綠地、復地在內的多家大型房企均在杭州集中購入了純商業用地。這些企業均具備國內領先的商業地產運營經驗,未來將面臨正面競爭。
一些其他領域的大型企業也涌入城市綜合體這片“紅海”,如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后在2010年就公開表示,“娃哈哈要在3-5年內在全國多個二三線城市建立大型商業綜合體。”
不過,隨著杭州市幾十家購物中心集中涌現時,開發商們發現自己已經進入一個尷尬的局面:太多的物業裹進爭奪少量優質商家的巷戰之中。
杭州一位業內人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商業綜合體的運營是以人流和消費作為支撐的。眼下,住宅市場增速放緩,一些新區的商業綜合體經營上的不確定性正在加大,如果競爭再加劇,資金不足的項目很可能變成‘爛尾樓’。”
2012年6月,娃哈哈集團高調宣布進軍商業地產。如今兩年過去,娃哈哈旗下的商業地產娃歐商場則面臨著虧損嚴重的窘境。
世邦魏理仕地產咨詢服務公司的研究顯示,2016年之前,杭州商業項目將達到90個,總建筑面積超過780萬平方米。其中大部分項目的開發模式采用了商場、酒店、寫字樓、酒店式公寓以及住宅等固定組合模式,購物中心同質化嚴重。
天量城市綜合體如何消化,將成為所有開發商不得不面對的難題。今年6月,銀泰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沈國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就表示,商業地產已經出現泡沫,“目前商業地產的風險肯定比住宅地產風險要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