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支塘鎮上老外多 小鎮吸引全球無紡商
支塘鎮是常熟東大門,這個江南小鎮人口不過7萬余人,但是近年來隨著無紡產業不斷發展,這里的老外越來越多。走在支塘鎮任陽街道,時不時能遇到來自全球各地的老外,他們都是前來采購設備的商人。當地一家無紡設備企業老總說:“常熟招商城是全國服裝市場,人們從全國各地去往批發服飾;而我們任陽無紡設備則是全球無紡產業的批發地,只要你想開設無紡布廠,人們第一想到的就是江蘇常熟。”
無紡產業是支塘鎮的特色產業,在全國擁有較高的知名度和聲譽。到2013年底,全鎮已有無紡企業296家,年產各種無紡機械設備達900多臺套,年產各類無紡布20多萬噸,尤其是無紡機械的產銷量超過全國一半以上。在無紡企業較為集中的任陽,街上隨處可見和無紡設備有關的零件商鋪。在迎陽路,無紡配件商鋪幾乎是一家接著一家。新市民小崔經營著一家配件商店,這家商店不大,典型的“夫妻老婆店”。他告訴記者,他是鹽城人,定居常熟任陽后開始從事無紡機械業,一開始幫著別人打工,從2009年開始,他自己開設了一條生產線。他說:“一共不過十來個工人,像我這樣的作坊在任陽有很多,收入差不多和城市白領差不多,但是相比起來要自由不少。”
無紡產業被稱為新興朝陽產業,無紡布無論是在民用還是工業都用途廣泛。
當地一家無紡設備廠老總王偉成告訴記者,有一次去意大利旅游,買了一雙皮鞋,發現底料居然就是無紡布,他說:“這雙鞋子七八千元,還不是真皮的,后來我了解到在歐洲很多皮鞋都是依托無紡材料做底料,因為透氣性和柔軟度都有較高優勢。”不過,并不是所有無紡布都可以拿來做皮鞋底料,好的設備才能生產出符合要求的材料。從去年開始,王偉成聯合東華大學研發生產一條納米纖維生產線,可以廣泛應用于人造皮膚等許多新的領域,他說:“現在已經和剛起步時不一樣了,更加需要研發投入,才能把握廣闊的全球市場。”
支塘鎮企業服務中心李梅珍告訴記者,相比以往,現在當地規模企業開始重視科研,加大高科技投入。李梅珍說:“以往產品都是依靠價格優勢出口東南亞、印巴等地。現在本鎮企業很多出口都是歐美方向。像飛龍機械,70-80%的產品都是出口,而且出口方向面向歐盟、美國等發達地區,可見產品已經逐漸得到他們的認可。”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