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服裝城三十年成長啟示錄
服裝城無疑是常熟一塊“金字招牌”。經過近30年的開發、建設,服裝城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服裝服飾專業市場。這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也是常熟人不斷探索與創新的過程,不僅成功打造了一座國際化的現代服裝城,而且帶動并影響著全市的經濟發展,其中許多成功做法值得認真思考和借鑒,為打造服裝強市提供了寶貴經驗。
啟示1 以服裝城引領紡織服裝產業轉型升級。
產業競爭力是城市競爭力的核心,產業的前景關系到城市的未來。紡織服裝產業是常熟重點扶持的三大千億級產業之一,現有生產企業3500多家,其中規模以上生產企業550家,年實現銷售收入超過700億元。常熟羽絨服和男裝產量均排位全國第一,其中羽絨服占全國產量的40%以上,男裝占全國產量的20%以上,擁有13000多個品牌,其中馳名商標11個,省級以上著名商標35個,品牌直營占比達70%。
但是,常熟服裝行業仍面臨著產品檔次和質量偏低、產品同質化嚴重、品牌意識薄弱、價格體系混亂等問題,產品規模雖大,但缺少話語權。服裝城是從“前店后廠”模式發展起來的,服裝產業與服裝城具有融合互補優勢,以服裝城為載體和前綴的活動越來越多。
實踐證明,打造服裝強市,必須充分發揮服裝城“風向標”和“晴雨表”的作用,堅持走市場帶動產業、產業提升市場之路,帶動和促進整個紡織服裝產業的轉型升級,使產業層次更趨高檔、產業集群更趨規模、產品附加值得到進一步提高。特別要發揮中國常熟男裝指數發布的平臺作用,促進常熟服裝產業的發展模式由數量增長和價格競爭向研發設計、品牌創新轉變,促使服裝企業更好地融入全球經濟,提升常熟男裝產品的價值空間和競爭力,獲得國際市場的話語權,打響“中國男裝在常熟”的品牌。
啟示2 以市場化改革為服裝城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常熟服裝城伴隨“碧溪之路”應運而生,是順應農民搞流通、辦市場的偉大創舉。沒有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就沒有服裝城今天的繁榮興旺,就沒有服裝城今天的發展成就。可以說,改革創新的力度直接決定著服裝城發展的速度。
實踐證明,推進服裝城提升發展,必須繼續高舉改革創新旗幟,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借鑒先進地區市場建設經驗,結合服裝城實際,進一步明確總體發展思路和定位:發展目標,打造世界服裝名城;市場定位,立足國內、面向國際;經營檔次,品牌化、大眾化;品種定位,專業化、系列化;交易方式,鞏固實體市場、拓展新興市場,大力發展電子商務;發展中應遵循五條原則,即“政府主導、市場運作、優化平臺、改革創新、完善配套”。
要根據總體發展思路和定位,加快研究制定發展規劃,細化落實具體措施,努力使服裝城更加繁榮發達,富民成效更加顯著。
啟示3 推進商城發展與產業支撐、市場建設與服裝文化深度融合。
常熟服裝城由農村而成為市場,由市場而成為城市,發展的成績引人矚目。在農村轉變為城市的過程中,各種各樣的問題相隨而起,如車輛堵塞,人流擁擠;區域景觀不協調,商城地區私搭亂建、違法占地等現象時有出現。這些問題的根源在于服裝城建設過程中,存在對產城融合認識的高度不足和自身體制機制的缺失。
實踐證明,推進服裝城轉型升級,打造服裝強市,必須抓住新型城鎮化和城鄉發展一體化契機,進一步優化商城規劃,優化交通布局,有效整合資源,克服市場開發建設的隨意性和妥協性,充分發揮規劃的引領和資源配置作用,促進服裝城持續健康發展;進一步挖掘文化資源,營造購物環境,建設文化商城,打造以服裝文化為主體、以現代商旅為支撐、以創意設計為主題的產業品牌,把服裝城建設成為文化底蘊厚重、時尚特色鮮明的人文魅力空間;進一步優化商城治理模式,重視信息基礎設施和數字化城管平臺建設,全面提升商城治理智能化、科學化、精細化水平,提升“時尚之都、購物天堂”的美譽度和影響力。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