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去百貨化”成必然趨勢
據統計,截至4月,成都購物中心總體量超過700萬平米,位居全國首位,目前主城區有數據可查的購物中心數量為71個,已開業52個,在建19個。對于百貨商場而言,購物中心的井噴式發展也意味著生存空間的極大壓縮。
其中,“去百貨化”無疑是購物中心發展的一個趨勢。據了解,尚泰撤出后,原先所在的樓層將不再有主力百貨進駐。萬象城商業負責人對此表示,萬象城將利用最短的時間,利用該區域全力打造一個全新的時尚空間,此區域將以復合業態的形式呈現,為成都帶來更新更具話題性,前瞻性的國際時尚品牌和互動體驗式的獨特業態。尚泰百貨方面也直言,或以購物中心或者收購的形式回歸中國市場。而紅牌樓天虹商場關閉后,原址也將由業主方打造成社區商業中心。
另一方面,黯然離場也非老牌單體百貨的唯一出路。事實上,雖然傳統百貨業的“老態”頻頻暴露,但在有關人士看來,成都依然不乏經營得很好的單體百貨。記者查閱此前購成都發布的2014成都商業體業績發現,2014年,不到4萬方的成都王府井總府店銷售額為30.2億,而體量21萬方的IFS營業額卻僅為23億,盡管分別為百貨零售與購物中心的銷冠,但相差不可謂不大。與此同時,記者注意到,在相關榜單中,列出的排名前25位的百貨零售店,銷售額無一例外均高于同名次的購物中心。
世邦魏理仕研究部中國區主管陳仲偉認為,中國消費市場仍有龐大的發展空間,在可預見的將來,中國零售市場仍將保持雙位數的增長。百貨公司想要走出當前困境,當務之急是增強和重塑百貨的核心競爭力。
這無疑也意味著,“變革”將成為百貨中心的另一條必經之路。對此,四川省連鎖商業協會會長冉立春指出,購物中心化將成為單體百貨的新未來。
以王府井為例,其相關負責人曾表示,對于業績良好的百貨店,如成都王府井百貨將進行保留并在業態上盡量多元化,即將百貨商場購物中心化,并以這些發展良好的百貨店為中心,在周邊進行區域店鋪拓展。而位于天府廣場的摩爾百貨也將于下半年開始重裝和品牌調整,根據規劃,商場改造將圍繞產品動線和增加業態類型展開,豐富餐飲、兒童、院線和健身等業態,體現更多購物中心化特征。“百貨購物中心化的轉型是主流趨勢,利用購物中心品牌多元化、業態更加豐富的特點改造傳統百貨,更能夠吸引消費者的關注,增加人氣。”一位業內人士坦言道。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