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襄陽喬營紡織行業工會力求達到“雙贏”
喬營紡織行業工會在行業蕭條、企業效益下行的嚴酷時刻,開展工資集體協商,“雙贏目標”增強了工會組織的影響力、凝聚力。職工贏了:暫時停產企業的職工保住了崗位、有了待崗基本生活費;開工不足企業的職工拿到了基本薪酬;運行正常企業的職工工資有了增長。
企業贏了:穩定了職工隊伍,保住了生產骨干;避免了企業間的無序競爭;減輕了企業人工成本;勞動關系穩定了;企業與職工之間多了理解和溝通的正常渠道;工會成了企業發展的有力幫手。企業面臨困境時,如何談工資?湖北襄陽喬營紡織行業工會的做法是:
“通過開展工資集體協商,向職工講清企業困難,反而贏得了職工支持,還有的主動要求暫時降低薪酬,與企業共渡難關。”日前,參加湖北襄陽喬營紡織行業工資協商談判的企業方代表劉老板,在談到他參加今年的工資集體協商時感慨地對記者說。
一旁的職工方代表宋曉娟接過話:“企業出現困難時,更應在協商中讓職工充分了解企業生產經營真實情況,體會企業面臨的困境,激發職工與企業共克時艱的使命感。”
紡織業是襄陽市樊城區工業經濟的重要產業之一,也是樊城區縣域經濟發展的傳統產業。喬營紡織工業園區現有紡織企業37家,目前擁有棉紡紗錠近13萬錠,各種型號布機近6000臺,主要產品有粘纖、純棉、化纖、毛紡、混紡等近百個品種的紗線,年產值約12億元,從業人員近2000人。
2015年以來,受國內外市場低迷、資源環境約束增大、生產要素成本上升等不利因素影響,園區57家企業,關、停、并、轉的就達20家,其余37家企業,也是勉強維持生產。艱難時刻,喬營紡織行業工會聯合會一班人感到空前的壓力。
通過走訪調研,大家感到,在企業經營遇到困難時,工資協商的關鍵點不再是增長多少,而是職工的保崗、保薪、社保、最低工資、待崗基本生活費、彈性工時等方面問題,落實了職工關切的這些問題,就維護了職工基本勞動經濟權益。
剛開始,有企業主對工會提出的開展工資集體協商有相當的抵觸,他們認為:企業都要關門了,還協商什么工資?喬營紡織行業工會的工作人員沒有輕易放棄,他們走廠串企同企業主們推心置腹的交談,動用社會關系說服企業主,尋找突破口。
喬營紡織工業區37家紡織企業生產設備不同,工藝要求不同,產品種類多達幾十種,涉及工序幾十道,表面上看個性突出,共性難找;經過深入調研分析后,他們發現,這些企業都有穿扣、絡筒、并條、粗紗、細紗等10多個工種,而這30多家紡織企業共有工種的工資標準都是由企業自行制定,標準各不相同,高的達3000多元,低的2000多元。
由于工時計件標準不同,工資差異較大。因此,喬營紡織行業工會聯合會從共有工種的最低工資標準入手,打開行業工資集體協商的突破口。找到突破口后,他們成立由工會指導員、人社專家、協會人員、企業代表、技術工人代表等組成的勞動定額(工資標準)工作小組。
通過比對37家紡織企業的技術工人工資表,并對14個共有工種工資進行測算。初步得出14個共有工種的月平均工資均超過1700元,比本地區最低工資標準1320元高28.8%.?為了使初步測算的月平均工資更加科學合理,喬營紡織行業工會聯合會選擇20多家有代表性的企業就14個工種的工時、工價、計件、定額等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和比較后發現,并條、粗紗、細紗多數分布在效益較好的企業,月平均工資較高,考慮到整個行業的均衡發展,對這14個工種月平均工資標準進行調整。
在此基礎上,制訂《喬營紡織行業14個工種工資標準草案》,并將這個草案發到30多家企業征求意見,根據職工和經營者的意見進行修改審訂。企業方與行政方此后分別經過了三次工資集體協商,經過三輪艱辛談判,最終達成協議:
1、最低工資標準由1320元增加到1700元。
2、各企業2016年度職工工資增長不低于8%.
3、根據原勞動部(1995)309號文件精神,職工待崗期間的生活費按略低于襄陽市最低工資標準發放。
4、行業主要崗位(工種):機修工、白班保養工、白班幫接工、修布檢驗工、清花工、梳棉工、并條工、粗紗工、細紗落紗工、擋車工等11個工種的工資標準在2015年的基礎上調8%.計價工資標準:織布工由0.13元/米增加到0.14元/米,穿扣工由0.009元/根增加到0.011元/根,絡筒工由0.26元/公斤增加到0.30元/公斤。
談下來的總體結果是:工資總支出增幅不大,最低工資標準符合實際狀況,計件、定額工資趨向合理,兼顧了行業發展需要。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