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線下品牌經理人的“觸電”背后——服裝B2C熱潮洶涌
“現在服裝B2C公認的盈利模式跟傳統線下品牌有所不同,市場,通過融資、再融資,不斷融到新的資本,做大規模,最終實現IPO上市,這是目前服裝B2C的機會。”
正辦理辭職手續的鄧韜,已迫不及待地期望著新角色的扮演。
服裝B2C——近幾年發展態勢異常火爆的零售業態,作為國內一家銷售排行前十服裝企業的品牌負責人,鄧韜在一次投資人的上門求賢后,動心于服裝B2C寬闊發展前景的他作出了辭職創業的決定。
萌動
鄧韜是在今年年初正式提交辭職申請的,他的下一站是新起B2C品牌“DOIN′”的品牌總監,品牌的投資人是一位來自浙江化工行業的實業家,正是他去年主動上門的“拜訪”,最終讓鄧韜下定決心,加入到由阿里巴巴原技術總監和韓國著名設計師組成的創業團隊。
因此,某種程度上說,鄧韜眼下對服裝B2C的涉足既可以看作是隨宏觀產業大勢的一次“意外”邂逅——B2C的投資熱讓資本找到了鄧韜,一位擁有十幾年服裝業從業經歷,熟悉服裝運營整個鏈條的資深人士。同時,也可以看作是傳統制造業與新興商業模式結合的必然——鄧韜看好服裝B2C,這是他一直渴望、并尋求的機會。
“我覺得這是一個機會,現在線下品牌成長的空間和容量已越來越小,要做到爆發增長很困難,但服裝B2C的發展前景非常寬廣。”鄧韜解釋其的創業舉動,“近幾年,在線渠道對各個行業都有非常大的影響,尤其是服裝業,產品的易接受性,以及作為最適合網上銷售的品類之一,服裝B2C的發展空間很大。比如,發達國家服裝在線銷售占總銷售比重10%,而中國占比很少,去年才3%,只要提高一個百分點就能容納很多個在線品牌。”
服裝B2C在經歷了由IT、風投領域掀起的以麥考林上市、凡客誠品年銷售突破20億元為代表的第一波熱潮后,引燃了服裝實體經營者的創業熱情。
這被鄧韜視為難得的一次機遇,契合了他對自己的定位——中國為數不多的既懂服裝產業,又懂電子商務的人,在鄧韜看來,這是自己的優勢,是他之所以能吸引資本主動上門的重要原因。“在中國,懂服裝的人很多,但對服裝和電子商務都了解的人很少。”
不過,挑戰依然存在。未來,鄧韜需要將對服裝和電子商務理論層面上的理解,轉化為現實中的銷售成績。
根據鄧韜與投資人達成的協議,加入“DOIN′”團隊,鄧韜將獲得“DOIN′”的一定股權,但這附帶投資人的前提條件,即“DOIN′”必須在一定時間達到一定銷售規模,這些股權才能生效。
啟發
目前,鄧韜的辭職申請正在走最后的公司程序,但他似乎已迫不及待地想要離開,去適應新的角色,以至于,眼下仍在原單位“上班”的他,卻已經接手“DOIN′”的具體事務。
而作為來自服裝實體領域的從業人員,對電子商務有所理解的鄧韜在初步的接觸中仍感覺到了服裝B2C這一全新業態與傳統服裝品牌運營的差異。
“在產品層面,服裝B2C要求服裝款量大、款式多、價格低、反應快。對這些方面的要求要超過線下服裝品牌的運營。”鄧韜表示,“比如在款式風格方面,線下品牌的任何一家專賣店,無論面積是80平方米,還是200平方米,他的容量都是有限的,產品一般不會超過2個風格,展示的服裝數量也是有限的。但在線銷售,所有風格的服裝都可以容納進來,容量可以說是無限的,而且必須保證款式和款量的足夠數量,因此,服裝B2C對品牌的設計和生產配送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而在價格層面,由于沒有中間環節,服裝B2C對價格要求更為敏感,速度反應要更快才可以形成優勢。”
這些對于鄧韜,乃至正在開展B2C業務的許多線下服裝品牌都將是挑戰,因為線下品牌的服裝產業鏈條并不能保證其能適應線上銷售的強度。他們需要做到更快速和更廉價。
這些也將是眼下服裝B2C火熱發展態勢背后的產業風險之一,大規模的線下品牌推出在線業務,以及各路資本蜂擁而入,很多將可能因為達不到線上經營的要求,無法實現線上經營的種種優勢,造成市場拓展空間不足,從而形成低層次、同質化的過量競爭,產生大量的投資泡沫。
對此,鄧韜表示:“現在對于服裝B2C的發展,已經有人提出泡沫的問題,比如產品層面可能出現泡沫等等。我想在局部,可能會有泡沫存在,但如果從大的環境來看,整個行業全面的泡沫是不存在的,畢竟服裝B2C是從2007年后才開始發展,眼下只是初級階段,市場容量和前景擺在這里。”
產品銷售難盈利
目前,在服裝B2C的一片火熱之中,對于其的非議也逐漸增多,其中,首當其沖的是,服裝B2C的盈利模式。
鄧韜并不避諱眼下服裝B2C從產品銷售中難以獲取利潤的現實,事實上,在他看來,目前服裝B2C的“盈利”主要來自資本市場,投資熱很大一部分也來自資本市場的驅動。
“現在服裝B2C公認的盈利模式跟傳統線下品牌有所不同,服裝B2C的發展機會不在于產品銷售的盈利,實際上他的機會主要來自資本市場,通過融資、再融資,不斷融到新的資本,做大規模,最終實現IPO上市,這是目前服裝B2C的機會。”鄧韜表示,“從銷售來講,眼下,服裝B2C品牌能盈利的很少,很多品牌的報表直白的說是做出來的,整個業態還處于低價跑量的階段,利潤不高,通過產品銷售盈利很困難,大多數都是希望從B2C平臺出發,靠從資本市場中的收獲來盈利。當然,這并不是說服裝B2C靠產品盈利不可能,只是現階段,許多品牌的最終目標是IPO上市。”
“DOIN′”也遵循了這一模式,它的“夢想”是成為為國民提供優質、優價產品的電商品牌,然而,要實現這一夢想,在鄧韜看來,上市是現階段的必備條件。
某種意義上說,資本市場的推崇是造成眼下服裝B2C火爆發展的重要原因,證券市場“認可”服裝B2C,使得各路資本蜂擁而入,比如以麥考林投資方為代表的風投資本,以及以“DOIN′”投資方為代表的實業資本。
而作為新興業態,服裝B2C眼下的發展模式是犧牲產品利潤來快速擴展市場,謀求的是規模優勢。通過巨大的規模優勢,一方面能吸引證券市場關注。另一方面則能憑借規模效應提升品牌未來的產品盈利能力。
因此,資本市場的“態度”對于服裝B2C眼下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它部分決定誰將最先形成規模優勢,服裝B2C品牌之間的競爭也由此演變成資本的競爭和市場拓展速度的競爭。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