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品牌Esprit上海旗艦店關門 難敵租金上漲
近日,位于上海中信泰富廣場的Esprit大型旗艦店悄然落幕再度引發行業熱議。
十年光景,這家當時風光開幕的大型旗艦店如今卻偃旗息鼓。業內人士認為,品牌持續老化導致經營業績持續不佳,Esprit已與中信泰富廣場以及所在商圈定位不相符。其每況愈下的業績難以承擔該地段“蒸蒸日上”的租金。
品牌老化、規模擴張無法與供應鏈管理能力匹配以及過分依賴單一市場,均抑制了品牌后續的發展。Esprit(商標持有者為思捷環球)離原有的成功之路漸行漸遠。
租金上漲施壓業績
同樓層內某男裝品牌店內人員日前介紹,由于房租到期,而Esprit也沒有續約,7月底,店鋪全體已經撤離。
中信泰富商場內部一位工作人員透露,商場公司高層最近有人員調換,新領導將帶領商場向更加高端的方向發展。Esprit品牌和商場未來的定位已不符。
據悉,中信泰富Esprit旗艦店一二樓經營旗下品牌服裝等,面積達千余平方米,三樓部分區域是同品牌的美發沙龍。對于該店關閉的原因,多次聯系Esprit品牌香港上市公司思捷環球未果。
業內人士認為,此次Esprit撤離,主要還是因其每況愈下的業績難以承擔地段 “蒸蒸日上”的租金。
其母公司思捷環球盈利能力連續三年下滑,給Esprit品牌帶來了重大影響。公司最新發布的截至2012年3月31日的財年三季報顯示,歐洲、亞太區、北美區營業額按港元計算分別同比下降7.8%、5.0%和5.8%,公司批發銷售亦同比跌13.3%。
上海市商業信息中心首席研究員齊曉齋昨日指出:“當初 (Esprit)進入的時候,整個商圈內的商場高端品牌還沒有完全引進。”隨著后續的不斷調整,很多非高端產品或換至高層或另辟新地。隨后商場定位不斷走高,店鋪租金也是水漲船高。
中信泰富相關人士日前透露,雙方的合作也并未結束。中信泰富位于四川北路的項目申虹廣場仍將引入Esprit,9月底該商業項目將正式開業。齊曉齋表示,四川北路商圈歷史定位以大眾為主,因是新建,租金也不會那么高。
品牌定位尷尬
有業內人士指出,作為進入中國市場最早的時尚品牌,Esprit一度是年輕人追逐的對象。然而在優衣庫、ZARA、Gap等紛紛憑借速度和時尚逐鹿中國市場后,Esprit十年風格未變,品牌老化嚴重。
東方證券研究報告中指出,相比Esprit,ZARA更時尚、H&M產品線更為豐富,優衣庫基本款性價比更高。“跟不上流行,降不下價格”,服裝業獨立評論員馬崗表示,Esprit現在的定位很尷尬。
薛勝文認為,Esprit管理高層不穩定也為公司的管理帶來了極大的困難。“曾經以創新為核心競爭力的Esprit,正逐步喪失創新力。”
自去年來,思捷環球由于業績持續不振,已遭遇多次股東減持。去年11月貝萊德減持思捷3880萬股,總值4.17億港元,最新持股量降至2.16%;摩根大通于今年6月減持181萬股,所持權益由6.02%降至5.88%。就在8月份,思捷 環 球 再 遭MarathonAssetManagement以每股9.429港元,減持95.57萬股。包括美林、匯豐在內的投行也紛紛給予思捷環球減持評級。
面對強勁的競爭對手、嚴重的客戶流失、低迷的經營業績,8月思捷環球聘請Zara前高管接任思捷首席執行官。
對此,行業分析師警告投資者不要寄予太高希望,此項任命是積極的,但這仍然只是第一步。“改革暫時還看不到效果。”
思捷非執行副主席鄭明訓此前表示,為了迎合市場,思捷也將轉型為快速消費服裝品牌。獨立服裝評論員馬崗認為,Esprit轉型后,需要面對的問題是多方面的。“僅調整一方面還不夠,對整個市場要做一個清晰判斷,在各巨頭壓榨下,市場是否有他預料的大。”
上述行業分析師認為,流行的東西容易受外界干擾,Esprit到底走輕奢侈品市場還是快時尚市場,需慎重考慮。“全部進入操作比較難。”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