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GO BOSS:自己開店,保障物流最重要
“當前的問題已經不是‘何時’走入電子商務領域,而是‘如何’在數字化空間建立革新及原創的解決方案,從而為品牌的顧客提供真正的奢華在線購物體驗,而不僅僅是停留在創立一個好的網絡商店。”
成功的市場營銷令奢侈品品牌加值。但很多市場營銷負責人對于網絡營銷心存顧慮。在他們看來,網絡環境似乎和奢侈品牌的高端性不相匹配,而事實是,許多奢侈大牌在歐美等成熟市場都不乏經營“網店”的經驗,且非常成功。
盡管對于在中國開展電商業務,奢侈品牌大都處于觀望狀態,但越來越多的CMO將廣告份額傾向網絡平臺,其未來涉足網購的野心可見一斑。
奢侈品牌對中國網購市場的遲疑是有理由的,網絡購物體驗畢竟不像實體店那樣直接,尤其是這些產品價格昂貴,目前中國消費奢侈品的主要人群又通常不是網購人群,因此,奢侈品牌們不敢貿然行動。
但在2013年,會有一批奢侈品牌陸續在中國開設自己的網絡旗艦店,掀起奢侈品牌在開設中國“網店”的第一輪熱潮。讓我們先看看奢侈品牌如何打造電商平臺。
HUGO BOSS:自己開店,保障物流最重要
HUGO BOSS不依靠第三方力量,而是自己設計平臺,在這奢侈品牌中屬于少數。
據該品牌全球總裁Claus-Dietrich Lahrs介紹,HUGO BOSS在歐洲一些國家的電子商務業務開展得非常成功,因此正考慮繼續在歐洲其他國家及以外地區開展電子商務業務,包括中國。
“從明年開始我們將會在美國和中國發展網上購物業務。在中國市場,很少有奢侈品牌能夠為消費者提供網上購物的機會和體驗,包括在網上獲取信息、體驗產品等等,即使人們會繼續在我們的店鋪里購物。與此同時,我們也在考慮,在那些物流并不順暢的城市,如何讓那些找不到HUGO BOSS店鋪的消費者有更好的網上購物體驗。”Lahrs先生解釋道。
當被問到預計電商銷售將在整體銷售額中占據多大百分比時,Lahrs先生顯得非常謹慎。“現在去談電商銷售占整體銷售額的百分比還為時過早,”他說,“我們的電子商務業務目前僅在歐洲起步,將于2013年在美國、中國開始發展,2014年進入俄羅斯。”
電商平臺最大的挑戰在于:物流能否跟上?這也是HUGO BOSS在不斷擴大電商業務之后需要注意的,Lahrs先生對這方面也有擔心:“有一個重要方面是物流,這不是我們的長項,所以我們會將物流進行外包。但是會確保消費者的體驗是完整順暢的,包括從產品開發、分類、選擇,一直到發貨至終端消費者。”
PPR:第三方打造平臺 體驗第一
奢侈品牌在中國進入電子商務領域是必然的,但就像如PPR集團電子商務部門副主席Federico Barbieri接受中國媒體采訪所說:“當前的問題已經不是‘何時’走入電子商務領域,而是‘如何’在數字化空間建立革新及原創的解決方案,從而為品牌的顧客提供真正的奢華在線購物體驗,而不僅僅是停留在創立一個好的網絡商店。”
PPR是世界第三大奢侈品集團,今年年中與意大利奢侈品電商集團YOOX成立合資公司,統一管理PPR集團旗下的部分奢侈品牌單一品牌官方網絡旗艦店。包括Bottega Veneta、Saint Laurent Pair、Alexander McQueen、Balenciaga和Sergio Rossi等,至2013年底,所有官方網絡旗艦店將在全球范圍內運營,中國也在其中。
YOOX集團以第三方的身份,長久以來為各大奢侈品牌打造單一品牌官方旗艦店,目前在中國運營的奢侈品牌網絡旗艦店包括Armani、Marni、Bally、Dolce & Gabbana、Y-3、Dsquared2和Alexander Wang等。
以Armani為例,早在2009年就在中國開設了官方網絡店鋪,但起初效果并不理想,生意慘淡。一來網絡購物體驗不夠完善,二來中國奢侈品的消費群體確實還不習慣這種虛擬的購物模式。但Giorgio Armani本人對網絡購物的未來充滿信息,不斷地完善用戶購物體驗,他認為“線上營銷絕不僅僅是賣產品,更主要的是做品牌,所以我對網站的體驗要求是第一位的”。
現在,這一平臺已成為奢侈品牌中國網店的成功典范。
在這一案例中,YOOX與Armani進行分工:YOOX負責技術研發、法務、物流配送、客戶服務、網絡營銷等部分;而Armani則負責與產品及品牌有關的部分,如貨品、定價、視覺形象等。YOOX從品牌的網絡銷售收入中獲得一定比例的收益,不收委托費,并承擔運營電子商務的全部前期資金投入,與品牌分擔銷售風險。
NET-A-PORTER:網上百貨商店,與誰為鄰
作為市場營銷的手段之一,奢侈品牌選擇在網絡開店與現實世界其實沒有太大區別,排場要大,規格要高。因此,如果不是自己或者經由YOOX這樣的第三方打造單一品牌旗艦店,而是選擇進駐一些網上百貨商店的話,奢侈品牌更需要以開實體店的挑剔眼光來選擇平臺。
早前,Coach也曾在淘寶旗下的天貓開設電子商務旗艦店,但不久就撤下。有人將這一原因歸結為Coach的電子商務旗艦店銷售不佳,而筆者認為,其中一個理由應該是Coach沒有選擇好符合自己定位的電子商務平臺。眾多周知,奢侈品是很重視銷售環境的,拼地段、拼位置、拼面積,而Coach此次選擇天貓確實有點不符它一貫自詡的奢侈品牌地位。
就像在北京和上海這樣的大城市,奢侈品會選擇地標性的商場,周圍都是和自己定位相符的一線品牌,網絡上開店也一樣,與誰為鄰非常重要。
這就是所謂的大牌聚集效應,一旦能形成品牌規模,這樣的網上百貨商店自然也會成為網絡世界的奢華地標。
像歷峰集團旗下的電商巨頭NET-A-PORTER即是這種模式,且已經成了奢侈品世界中所有其他品牌追趕的對象,該網站所售奢侈品牌眾多,包括Alexander McQueen,Emilio Pucci,Gucci,Jimmy Choo,Lanvin,Miu Miu,Valentino等品牌在該網站均有銷售。NET-A-PORTER也成為中國奢侈品電商紛紛效仿的對象。
過去幾年,中國亦出現了一批類似奢侈品電商網站,包括佳品網、尚品網、聚尚網、唯品會、魅力惠和走秀網等,但他們對于奢侈品牌的吸引力還有待時間考驗。畢竟,一個新的購物圈能否真正火起來,是需要時間的,品牌需要時間,消費者也需要時間,很難一蹴而就。中國的奢侈品電商還要繼續熬下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