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兩青年教師“自費搶救”漢族民間服飾
總面積800多平方米的民間服飾傳習館,收藏了清朝中后期以來的1500多套漢服飾。這些服飾分別來自江南水鄉、閩南地區、皖南地區、晉中地區、中原地區、秦隴地區和齊魯地區,共有襖、衫、褂、袍、馬甲、旗袍、蓑衣、裙、褲、帽、眉勒、包頭、暖耳、粉撲、云肩、肚兜、腰包、荷包、綁腿、系帶、有底襪、弓鞋、天足鞋、扇套等30大類。
在展館的一樓,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首批收錄的“吳東水鄉服飾”陳列在顯眼的位置。這套江南婦女服飾從上到下依次有包頭、眉勒、拼接衫、作裙、束腰、大襠拼接褲、卷綁、百納繡鞋8件。展館負責人崔榮榮教授讓記者注意看其中的繡花鞋,“這雙繡花鞋是給大腳女人穿的,以前江南水鄉的女人都要干活,所以南方女人大腳的比較多。”據崔榮榮介紹,江南水鄉的女人不但勤勞而且節儉,“你看這套服飾里上身穿的衣服,就是用碎布頭拼接出來的,這樣不但節約了布料,而且在衣服的前襟與袖口等易損部位設置了若干拼縫,隨時可以把磨損的部位換掉,不致因打補丁而破壞整套衣服的美觀。”
同樣是勞動婦女裝扮,閩南沿海惠安女服飾又與江南水鄉的服飾不盡相同,其特色設計也被戲稱為“封建頭,民主肚,節約衫,浪費褲”。“封建頭,是指她們頭戴各種各樣的裝飾物;民主肚,是說那邊衣服設計大多‘短一截’,好多姑娘的肚皮都是露出來的;節約衫,則與江南水鄉的拼接衫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惠安的綴做衫更加短小貼身,胸圍、袖管收縮緊貼胸部手臂,袖長僅至小臂一半,衣長僅至臍位;浪費褲,是緣于褲腿寬大差不多等于半幅裙子。”崔榮榮表示,閩南的女服飾明顯表現出了沿海居民的勞作方式,寬大“浪費”的褲腿則是為了在沿海炎熱的氣候中通風降溫。
說起此次入選省文化廳的“非遺”研究基地,崔榮榮頗為感慨,“這么多服飾幾乎都是我一件件從全國各地買回來的,現在展出的只是一部分,不少服飾還放在學校的倉庫里。”在收集這些服飾的過程他既收獲了感動和樂趣,但也經歷了不少驚險時刻。“在安徽宏村,我在村民家里收到了一件民國時期的皮夾襖,結果在回程的路上遇上了暴雨,這個時候借來的摩托車偏又打不著火了,結果只能推著摩托車在山路上走了幾個小時。當時又是大晚上的,要是不小心滑下山坡,那就算是徹底交代了。”
而漢族民間服飾傳習館的3000余件服飾,竟是從江南大學服裝與紡織學院兩位教師的“自費搶救”開始。2002年底,崔榮榮95歲高齡的外婆去世,而在外婆床下竹簍里,他發現了一件外婆出嫁時穿的淡藍色上衣和一雙經歷了一個多世紀的釘鞋,而這兩件服飾居然都保存完好。“我忽然感覺到,隨著一代老年人的離去,傳統的民間服飾將在我們的生活中逐漸消失。”這種對傳統服飾搶救的和保護的緊迫感,是讓他開始收集與研究漢族民間服飾的發端。
從2003年至2008年傳習館建成的5年多時間,崔榮榮和他的搭檔張競瓊,足跡遍布江蘇、山西、安徽等9省35個縣市,收藏了1000多件漢族民間服飾,同時還留下了100余幅珍貴的考察圖片。
為了收集吳東水鄉服飾,他們來到了蘇州唯亭。當他們走進一戶人家說明來意后,老舊衣服可以賣錢的消息迅速傳遍周邊幾個村子,老人們紛紛回家翻出壓箱底的繡鞋、卷綁、老衣服等,更讓他們驚訝的是,有一位老人直接解下還系在身上的穿腰賣給他們,“后來我發現這束腰里面的暗兜里居然還裝著硬幣。”回憶起當年在蘇州的“奇遇”,崔榮榮表示,數十人圍著自己討價還價的場面讓自己難忘。
兩位青年教師的自費收藏義舉,得到了所在大學的支持。江南大學在資金緊缺的情況下,掏出200萬元資金,50萬用于服裝收集,150萬用于傳習館裝修布展,于是就有了如今的漢族民間服飾傳習館。
為何將館名定為“傳習館”?崔榮榮表示,在現代化的大潮中,民間服飾已經逝去了本該屬于它們的生存土壤,“要將這些傳統的民間服飾文化保護和傳承下去,我們更應該去創造性地學習、繼承,而不是簡單地復制前輩的創造,這就是傳與習的意義。”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