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店主注意:進貨避免哪些易犯的錯誤
1.只按自己的喜好進貨
實際上許多經營失敗的服裝開店新手,全部是犯了第一大忌:按照自己的好惡進貨。記住,你喜歡,不代表其他人喜歡;你喜歡,不代表市場喜歡;你喜歡,更不代表你店鋪的位置、你店鋪的裝修喜歡。進來的貨雖然全是精挑細選的好貨,但由于風格凌亂,看上去如同雜貨鋪,好貨也要賤價3成。因此,做服裝有賺的全部是俗人,在他們眼里,只有合適自己的,就是最好的。開店最難的就是發現自己是誰。
2.不好駁批發商面子
進貨的時候被批發商恭維幾句,多拿了不少款的人不少吧?經營者平時在自己店里對顧客巧舌如簧,在批發市場,幾句“大客,有眼光”的話一下來,本來該砍的價,最后稀里糊涂地就只知道遞錢了。小賬不可不細算,批發市場上一件少花幾塊,幾百件就少花幾百塊,幾百塊對于一個小店來說,不知道又要跟顧客費多少口水了。所以一定要進行合理砍價,開源節流最重要。
3.易沖動,欠理智
經營者們有沒有這樣的經歷:進入一個批發商的店鋪,將最先選中的款配好貨后,慢慢覺得其他貨也不錯,多拿一些?其實這是一個心理學上的“適應現象”,它告訴我們,人的感覺器官容易發生改變,持續的刺激將使感受性降低。進貨時候,隨時提醒自己不要沖動,有時間的話多來回觀察幾次,這樣才能保證你挑到最好的貨。
經營者在進貨時,除了要避免以上幾點錯誤之外,還要建立嚴格的服裝驗收制度。商品驗收就是對購進的服裝進行數量和質量的檢驗。做好商品驗收是為了防止和消滅差錯的發生,避免偽劣商品魚目混珠進入商店,從而維護自己和消費者的利益,保護商店的財產安全,便于分清與供貨方、承運方的責任,為庫存保養提供必要的基礎。
通常在商品驗收時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核對貨單。服裝店經營者在驗收時要根據發貨單上注明的商品名稱、規格、型號、質量、牌號等,認真地依次逐項核對商品,檢查有無單貨不符,有無錯發或漏發的現象。
(2)核對質量。質量核對主要是外觀和內在質量的檢查。外觀質量的檢查,主要是通過經營者感官來檢驗,即檢收人員用眼睛來檢驗和判斷服裝的外部質量,即色彩、款式外型、縫制工藝、縫紉質量,有無霉變殘損和機損傷等。對內在的質量檢驗要使用理化檢驗法,就是采用各種器械、試劑、儀器等對服裝面料的成分、技術標準等,進行物理、化學和生物性能的分析驗來判斷服裝質量是否與貨單相符。
(3)核對數量。所謂“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經營者在核對服裝數量時‘’首先要明確商品的計量單位,然后點收大件數,再細點每件包裝內的細數,確 保發貨單的數量與實物數量相符。在點數大件后,要仔細檢查商品包裝、標志與發貨單是否相符,包裝是否有浸濕、油污、破損等異常情況。在細數驗 l收時,應對不同的品名、規格、等級、產地等分別進行核對,避免出現差錯。開箱拆包檢查時,應雙方都有人在場才可操作,以分清責任歸屬。對有完整標準包裝的服裝,可按一定的比例進行驗收。有附件、配件的服裝,要同嘲檢查配屬件是否齊全、配套。
在服裝驗收過程中,如果發現服裝數量異常以及質量不符等現象,應立即做出驗收記錄,詳細記錄數量差錯及質量不符的情況,然后與供貨方或承運單位聯系,商洽處理辦法。如果屬于批發商多發就及時通知發貨單位退貨,并妥善保管,不能作為溢余處理。如果發現貨物短缺,應按實際數量簽收,同時通知發貨單位補貨。如果發現包裝有異樣,商品殘損變質,應將這部分商品分開存放,保持原狀,與供貨方聯系商談處理辦法。如果發現規格不符,應先驗收來貨,再與發貨單位聯系。如果屬于手續不清或自行運輸中發生的損失,要及時追查,落實責任。所以,服裝的驗收工作還是在批發現場完成為佳。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