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服裝品牌難主宰中國服裝市場
隨著ZARA、H&M、GAP齊聚中國,中國的服裝市場開始轉向快速市場實現飛躍增長,又將怎樣影響中國服裝領域的未來?
市場調研機構通亞公司中國區首席代表保羅·弗倫奇認為,GAP作為一個正在國際和美國本土市場掙扎的品牌,這個時候希望中國成為其救贖地,似乎為時已晚。
無論是ZARA還是H&M,都將歐洲的風格原汁原味復制到中國,尤其是ZARA,連店內的道具都從歐洲運來。H&M中國店內所售服裝以小號居多,其中的原因是所有的板型都來自歐洲,對相對瘦小的亞洲人來說,小號才能符合身材所需。
在這一點上,后來的GAP似乎更加注重與中國市場的相互融合。在GAP位于上海淮海路上的專賣店內,所有的廣告宣傳畫中的人物都是中國人和外國人的組合,他們想告訴中國消費者,這個品牌是國際的,但是其中同樣蘊含中國元素。
有業內人士表示,盡管她比較看好ZARA與H&M,但她和同行們都認為,十年之后中國服裝零售市場將是本土品牌的天下。因為本土品牌的模仿能力很強,會在短時間內學到國際品牌的長處。
如今,ZARA上海南京西路店開業首日的火爆場面已經很少看到,除了一年兩次的打折季人潮涌動之外,其余時間客流與本土服裝零售商的差距并不明顯。
保羅·弗倫奇也說,他們現在非常關注的一個問題其實是誰將成為中國的ZARA。他認為中國本土零售商在快速時尚領域的發展壯大,只是時間問題。
而本土零售商的劣勢在于它們的服裝系列不像國際品牌那樣“潮”,營銷手法顯得“有些寒磣”,店面也不夠吸引人。此外,在一個面子和身份至上的市場中,品牌缺乏國際地位也是短板。但本土零售商的優勢在于,當下定決心時,它們在全國范圍內鋪貨速度極快,此外,制造利潤率也是優勢。鑒于二三線城市居民的收入和可支配收入增勢迅猛,迅速鋪貨對于銷售額和利潤最大化的重要性不可低估。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