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企如何解決營銷渠道變形
在市場環境下,我們可以將營銷渠道形象的理解為:產品在流通環節中,從制造端到達消費端,并最終成為商品而產生的一條長期、穩定的銷售通路。在這個渠道中生產企業與經銷商本是商品供應鏈中傳承的關系,由于經濟利益的驅使讓雙方建立起商品流通通路。對于服裝企業來講,營銷終端是否健康、穩健已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因此,企業與經銷商之間依靠利益鏈條串接的關系渠道,難免會因營銷終端的控制權劃分而產生糾葛,接踵而來的就是企業的營銷政策制定產生偏頗、經銷商擅自篡改營銷模式、渠道理解偏差、政策執行不到位等,使眾多服裝企業的渠道運作偏離了原來設定的軌跡,由此也引發了企業與經銷商之間的矛盾。到這時,產品營銷的這條通路也就由“馮京”變成了“馬涼”!
福建石獅A男裝企業,原從事服裝出口加工,90年代中期隨著國內男裝市場的崛起,開始向品牌化過渡,并邀請港臺明星為其產品進行代言。品牌創立之初,借助資金和生產的優勢,通過大量的廣告宣傳及重點城市的地面投放,至90年代后期躋身于國內知名男裝品牌。全國除西部部分地區外,分別在各省及主要城市設立一級經銷商,國內已有160余家專賣店,銷售網點1200余個,公司的銷售業績年年大幅增長。但從該服裝企業的生產及財務部門我們卻得到了另外一組數據:該企業平均月回款率僅46%,產品銷售的貨款經常長期不能結算;營銷部門名曰協調管理經銷商,工作內容實則為摧討貨款,防止相近經銷商互相串貨;企劃部門幾年來在品牌的訴求語言、廣告宣傳等方面的策劃案前后不一,使品牌在消費群中形象越來越含混不清;而生產部門則有專人負責退訂或換季的貨物,將商標清除后銷往各地批發市場。因此,雖然企業年產值與加工時期相比提高了2倍有余,但效益額及利潤率僅是加工時期的80%和64%。各地的經銷商流動率很大,除部分城市外,一些二級市場的經銷商年流失率平均在25%左右,每年將近有1/4的經銷商要更換,這也造成了部分貨款變成死賬,無法追回。而產品銷售地的銷售網點也隨著經銷商的更換而轉移,造成了銷無定所的局面。市場上品牌形象始終不能確定,因此消費群的忠誠度很低,達不到有效的消費循環,產品銷售波動性強。企業老總不時唉嘆:還不如繼續做加工呢!
透過種種現象,我們來看本質。矛盾漩渦中的服裝企業與經銷商是通過商品這條鎖鏈將二者緊緊聯系在一起的。從市場職能角度來看,企業考慮的是生產更多、更好的優質產品占領市場并快速回籠資金,經銷商考慮的卻是如何最簡單的銷售產品并得到最高的利潤回報;從經營形式上分析,企業面臨的是大區域、群體批發,經銷商針對小區域、個人零售;在營銷管理上,企業的優勢在于產品的規模制造能力,而經銷商則是產品終端銷售能力突出。因此,為使自己處于產業鏈中的優勢地位,服裝企業與經銷商之間經常會在渠道經營上引起磨擦。這樣一來,在產品營銷中就會應了林黛玉的那句名言:“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如果我們片面的去苛求細節往往會本末倒置,那么企業與經銷商產生渠道變形的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服裝企業在制訂營銷政策時就不具備可操作性。
服裝企業在營銷政策初定之時,更多的考慮是讓產品如何快速而全面的占領市場,利用鋪天蓋地的廣告攻勢及地面轟炸吸引各地有能力進行產品銷售的經營伙伴,那些具有網點多、檔次高、銷量大、資金足的經銷商更是眾多服裝企業追逐的對象,所以在制訂加盟經銷條款之時也就會競抬優惠標準:你的貨款必須每月一付,我就可以變成兩月一付;你可以返利1成,我就可以返利2成;你能提供50%的換貨率,我就能提供百分之百的換貨率。在終端營銷決定企業是生存還是死亡的今天,掌握了市場終端優勢的經銷商也就變成了企業銷售區域的判官,在經銷商合同制訂之時也僅是參照其它同行業企業的作法,很少考慮是否具有可行性;而且在進行談判之中又臨時修改,往往前后不一、漏洞百出;雖然雙方簽訂條款詳細、責任分明的加盟書,但從開始就是一紙空文。
其次,是服裝企業與經銷商的本位主義在作怪。
前面我們講了企業與經銷商在市場職能、經營形式、營銷管理的優勢上各有側重,這就使林妹妹的“大風論”有了市場。企業與經銷商兩個獨立的經濟體,在同一產品上要求各自利益最大化本是正常的,但作為經營上的伙伴,我們同樣可以要求雙方在享受權利的同時還要肩負著各自的義務。在品牌開創初期,產品競爭力不足之時,經銷商的推廣能力被視為市場成敗的關鍵;當品牌具有一定優勢,產品競爭力充足之時,企業的經營策略將決定經銷商的獲利程度。所以在兩個時期最容易導致本位主義的突現,各自拿大、只愿享受權利而忽視義務的存在。雙方為減少庫存壓力、及早回籠資金,常常各自為政。經銷商不按規定價格、形式進行銷售,隨意進行產品的減價、促銷;企業也經常將過季產品甩向批發市場,造成同類品牌在一個地區之內互打價格戰、企業自毀品牌形象。
最后,資源配置的不合理也將使本就脆弱不堪的營銷鏈產生斷裂。
讓服裝企業最頭痛的兩件事情,一件是品牌推廣力度厚薄不一,導致品牌形象模糊,影響循環消費鏈條的建設,第二件事情則是各地產品銷售監控不嚴,往往產生產品跟進失誤,造成產品擠壓或有客無貨,這時也容易導致經銷商串貨現象的產生。在服裝企業內,部門設置多以生產型為主,負責營銷及策劃的部門因人才不足而如同虛設,部分服裝企業的營銷負責人多由總經理一人兼任。部門設置的不合理,容易導致企業內部管理的責任不明、職責不清,產生市場營銷的混亂局面。資源配置的不合理性,直接影響到品牌在消費群心中的成熟度、減少品牌提升的擴容量;服裝企業與經銷商之間在信息資源的交流及接洽上不能形成有效的對接,使經銷商失去對企業營銷管理能力的信心、間接增加雙方的銷售成本。最終使企業與經銷商、經銷商與消費群產生營銷鏈條的斷裂。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