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2010年:棉價峰值或再次對接
近日,現貨棉價格一周內飆升1000元/噸,儲備棉折328級均價也企穩于20000元/噸之上,鄭棉期貨價格昨日在市場的帶動下瞬間封于漲停,全線突破萬元大關,新棉搶購熱潮已初步形成,棉花各級市場形成了聯袂上漲的格局。棉價如此上漲,究其原因,離不開基本面的強有力支撐。我國棉花減產、全球棉花期末庫存偏低、美棉出口簽約狀況良好、市場缺少可供選擇的調控手段等原因促成了如今火爆的市場做多熱情。
舊年度庫存過度消費,新年度國棉減產已成定局
9月10日的棉花高峰論壇、9月13日的棉協會議,都透露出相同的內容,市場各方普遍認為,今年棉花種植面積與去年基本持平,受氣候和自然災害影響,產量可能比上年度略有減少。眾所周知,我國正常年份的棉花產量在750萬噸左右,去年產量大幅減產至640萬噸引發市場憂慮,為了抑制棉價上漲,國家在2009年連續三次拋儲累計260萬噸棉花,2010年又跨年度拋儲60萬噸(截至9月19日已完成80%),數量累計320萬噸,儲備棉庫存已過度消耗。既使今年產量和去年持平,我國棉花仍需要大量進口。
新年度全球棉花供給緊張
目前,印度、巴基斯坦和中國的棉花供應形勢令人擔憂。印度受降水影響,新棉上市時間推遲,導致國內棉價上漲。巴基斯坦棉花市場繼續升溫,皮棉平均價格在一周里上漲了7%。在印度宣布取消巴基斯坦大約3.4萬噸的出口合同之后,有分析認為,印度在今年對棉花出口的限制會趨于嚴格。根據美國農業部最新的全球棉花供需預測月報,澳大利亞和美國產量的增加,部分被中國、巴基斯坦和坦桑尼亞的減產所抵消,印度和美國的消費量有所增加,全球期末庫存未做調整,庫存消費比預計為38%,是1994/1995年度以來的最小值。新年度全球棉花供給緊張為美棉價格中長期保持高位運行提供了有力支撐。
美棉出口簽約狀況良好
高棉價沒有阻擋美棉出口簽約的步伐。USDA公布的美棉出口周報數據顯示,截至9月9日當周簽約本年度12.9萬噸,創年度新高紀錄,新年度也達到5.81萬噸,高棉價不但沒有阻擋美棉出口簽約步伐,反而有所加快。本年度僅用了40多天美棉就完成簽約量近160萬噸,是USDA年度任務326.6萬噸的近一半。同時,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棉花進口市場,本年度對美棉簽約量目前來看也僅在50萬噸左右,后期必然會有大量進口,美棉出口形勢一片大好。
外盤基金做多勢頭正勁
近期市場基本面給投機商做多提供了機會。首先,美棉和全球庫存消費比均為15年來的最低水平;其次,登記庫存基本為歷史最低水平,因此投機商做多不遺余力,棉價一路飆升,價格直逼100美分/磅。從最新的CFTC數據來看,截至9月7日當周ICE期棉投機基金凈多頭率為24.25%,連續第七周呈現增加趨勢。在良好的基本面推動下,期棉投機凈多頭率有繼續增加的趨勢,棉價未來下調空間也將極為有限,市場對ICE期棉價格沖擊100美分信心十足,沖破1995年117.2美分的更高紀錄也不是沒有可能。
拋儲折標準級價格穩居20000元/噸之上
近期,階段性的供應主體集中在拋儲市場。9月19日,儲備棉競拍加權平均成交價為20750元/噸,折328級成交均價為21273元/噸,較前一日上漲近千元。截至9月19日,此次拋儲累計成交481040噸,完成總計劃量的80%。按照目前的進度,9月底前即可完成60萬噸的拋儲計劃,到時候現貨能否大量上市供應,對市場來說是個不小的考驗,新花上市前可能出現資源青黃不接的局面。在大量拋儲過后,國家還有多大的儲備量可供調配呢?按照正常的儲備要求,棉花應該保持一個月左右的正常儲備,大致在90萬噸左右,而本次60萬噸拋售之后,國家儲備棉很可能僅維持在60萬—70萬噸的水平,如果棉價繼續上漲,將面臨無儲可拋的境地。
下游原料庫存下降,產品銷售依舊火爆
隨著原材料的消耗,下游紡織企業工業庫存進一步下降,采購意愿增強。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近期發布的《中國棉花工業庫存報告》顯示,9月初,被抽樣調查企業棉花平均庫存使用天數約為36.7天,已經連續4個月下降,準備采購原料的紡織企業占調查總數的70%,較8月初提高13個百分點。隨著下游紗廠的提價,下游的傳導效應已經顯現。據下游紡企反映,近期棉紗價格大幅上調,銷售依舊火爆,采購商大都全額現款提貨,甚至款到發貨,銷售旺季有望持續到12月。
國內新棉開秤價格高企
目前,部分棉企開始零星收購,盡管品級不高、水分過高,但各地收購價格已上漲至4.2元之上,有的地區價格已經收至4.5元,且搶花現象十分普遍。新加工的皮棉需求良好,棉企隨加工隨出售,市場購銷活躍。收購方認為當前棉花價格是正常供求關系的反映,下游紗廠大量高位從現貨市場上購買棉花,高棉價消化能力不減,對即將展開的棉花收購是個有效支撐,收購價格高企將不可避免,且有望保持高開高走格局,這有利于增加棉農收入、穩定明年植棉面積。
政策因素分析
9月15日,國家發改委在國家棉花宏觀調控聯席會議上表示,不排除延長今年進口棉花配額使用期限和提前發放明年配額的可能。這給了本來就火爆的外棉市場更強勁的動力,而此次60萬噸拋售后,國家儲備棉也很可能維持在60萬—70萬噸的水平,為了增加后期的調控能力,一旦吸儲,對國內市場而言又如同增加了一部分新的需求,同樣面臨兩難的尷尬處境。滑準稅,則更多是控制了進口棉花的質量品級,對棉價影響較小。近期政策面應關注9月27日發改委聯合召開的全國棉花工作電視電話會議。
綜上所述,基于基本面的強勁支撐,棉花價格已邁上新的臺階。在我國棉花產量堪憂、消費量增加、隱形庫存空前消耗的前提下,外棉市場強烈看好中國需求,國際棉價有望觸摸1995年的高點位置。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