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級服裝定制被濫用 中國竟沒有話語權
國內著名高級定制發布秀,當晚10套的訂單成績以及不菲的價格讓他堅定了自己的判斷:中國高級時裝定制有氛圍了。事實上,看好中國高級定制這個產業的不僅僅是劉洋等本土設計師和服裝品牌,Chanel、Armani等國際品牌也以其招牌高級定制進軍中國市場。業界預測,中國的高級時裝定制或將在5年內形成氣候,國際品牌的進入將對本土品牌形成一大挑戰,而標準缺失、概念濫用、利潤空間等是影響該領域火候的主要問題。
面臨國際定制正面挑戰
據世界奢侈品協會最新數據顯示,中國奢侈品消費總額已占全球27.5%,未來5年將占全球奢侈品消費的首位。而相關數據也顯示,中國的高級定制市場容量大概上億元。
國際品牌紛紛布局中國市場之舉,表明了中國高級定制確實有很大的市場。其中,Armani高調將高級定制帶進上海;巴黎時裝大師拉夸也帶著他價值百萬歐元的高級時裝走進北京的中國美術館。
時裝界觀察人士陸名說,西方高級定制近年出現了衰退局面,以高級定制最多的法國為例,目前其高級時裝定制的年銷售額已不足2000萬美元,而中國作為奢侈品消費的新興市場,已成為國際定制品牌爭奪的焦點。
在國際品牌來勢洶洶之時,本土設計師劉洋、馬艷麗、郭培等也加緊編織自己的高級定制夢想,以捍衛這應該屬于中國設計師的領土。
作為1991年就開始做高級定制的設計師,劉洋終于在近日推出了他在國內第一場高級定制發布秀,并以此拉開了他的高級定制計劃:明年上半年在廣州開設第一家以高級定制為主題的生活館。馬艷麗的高級定制品牌已漸漸向國際社會滲透;NE·TIGER在高級定制晚禮服領域作品不斷;郭培也整合了其高級定制直營店的管理。
陸名指出,國際高級定制品牌陸續進入中國對他們來說更是一個很大的挑戰,“高級定制已不能單純依靠設計師的個人魅力來運營,它需要一個健全的品牌管理團隊。”
高級定制在中國被濫用
然而,就在國際品牌及本土設計師都在為中國高級定制規劃各自的發展藍圖時,業內人士尖銳地指出,中國的高級定制有被濫用的現象,并質疑中國的高級定制夠火候嗎?
業內人士林女士指出,高級定制在中國已經被用濫了,“現在隨便一個設計師搞個發布秀就叫高級定制,隨便一個成衣品牌推出比日常系列貴一點的產品就說自己是高級定制。當前有很多設計師以高級定制為名開辦工作室,而這些工作室可能更多意義上偏向于定制而非高級定制。”
究竟怎樣才能稱得上是高級定制?中國市場顯然缺少一個標準。據悉,法國對于高級定制有相當嚴格的標準——必須由高級時裝設計師主持的工作室為顧客個別量身,并用手工定做的極具獨創性的時裝作品;設計師及其時裝店必須經法國高級時裝協會認定;設計師的工作室至少雇傭20名全職員工,其作品的高級定制稱號受到法律保護。
陸名認為,正由于中國市場對高級定制缺乏標準,使得高級定制成為商家炒作的概念,“如此一來,高級定制就被濫用了,而濫用的結果就是制約了行業的發展”。
作為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副主席的劉洋坦言,高級定制在中國市場確實有被濫用的現象,“我們并不一定要追隨法國的高級定制標準,我們可以有適應現代新貴的高級定制,因此制定中國的高級定制標準很重要。”他透露,他與相關協會有計劃將高級定制進行標準化。
利潤難與平民定制抗衡
繼2007年PPG“0庫存贏利神話”之后,中國服裝網絡定制、平民定制等不斷打出“個性定制”的旗號。同樣是量身定做卻比高級定制的價格更平民,這個快速增長的定制產業無疑給高級定制帶來無限誘惑。
業內人士稱,高級時裝是賠錢買賣,推個定制品牌卻能快速回籠資金,對設計師來說更具有商業價值。劉洋說,高級定制是每一位設計師的夢想,準確來說,是一個需要堅持的夢想。因為對于設計師來說,高級定制作品的銷售價格雖然高,但利潤空間卻比大眾服飾小得多。
目前在國內,處于起步階段的高級服裝定制產業,面臨著巨大的獲利壓力。高級定制設計師郭培算了一筆賬:一件標價10萬元的衣服,花費的工時要超過一年,這不是一個人的一年,而是3~4名繡工的一年,按照平均水平工資,光他們的工資就要5萬~6萬元,這還不包括設計師及其他多個部門的花費,而且還沒有算面料、里料等所有的花費,因此可以說10萬元的衣服并不貴,高級定制從中拿不到多少利潤。
名師語錄
高級定制中國沒有話語權
對于中國的高級定制,著名設計師劉洋有這樣一個形容:就像電影《蒂凡尼的早餐》,赫本坐在蒂凡妮的店外,透過櫥窗看里面的世界。雖然近在咫尺,也似乎隨手可及,但中間隔著的那一層薄薄的玻璃,卻代表著長長的欲望。
對于很多設計師來說,高級定制似乎很簡單,可是真正意義上的高級定制卻是一個很漫長的堅持過程。在他眼里,目前中國高級定制的最大挑戰,不是技術,也不是面料,而是中國沒有高級定制的話語權。高級定制目前還是以西方為主導,絕大多數消費者都有“崇洋”心理,西方高級定制所流行的元素、概念、風格必然就是全球最熱的,而中國的高級定制在這方面卻無語。他預測,未來10年,中國的高級定制將越走越好,并開始擁有話語權。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