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第三周原棉價格在盤整中有漲
棉市窄幅盤整,購銷僵持,成交減少;化纖原料萎靡不振,售價仍然呈疲軟下滑之勢;紗布市場則行情沉悶,價軟續跌之勢尚無改觀。12月第3周,花紗布市場總體上仍然未走出沉悶清淡走勢。
受我國11月棉花進口量及紗線產量增加的影響,周初ICE期棉出現利好,13、14日曾發力上揚,14日主力3月合約竟數次觸漲停板145.97美分/磅。紐約棉期利好面也推動著國內棉市走勢,周初鄭棉期貨、電子撮合等棉價也出現上揚。16日ICE期棉又發力上漲,拉動國內鄭棉期貨、電子撮合等棉價也小幅高開。但是總體上看,在“高價位運行”的國內棉市上,面對著紡紗企業紗線庫存增大的現實,購銷僵持局面仍然迫使棉價回調下行,周三各棉市棉價又小幅回調,而且成交量相對仍然在減少。國內現貨棉市雖然價格表現“穩定”,并未下降,其實也是售棉企業低價不肯出售,用棉紡紗企業不肯提價購買的相互對立僵持,成交量減少的局面。相對而言,高等級原棉需求尚好,售價略上漲也能夠成交。
2010年盤整中有漲有跌,但是總體上還是略上漲,如電子撮合1101、鄭棉期貨1101、CCindex328分別上漲298元/噸、290元/噸、396元/噸的幅度。紐約棉期1103、FCindexM分別上漲13.15美分/磅、9.60美分/磅的幅度。
從2010年12月第三周鄭棉期貨、電子撮合等交易價格“近跌遠漲”的表現來看,國內“高價位運行”的棉市,供需不平衡的“價值杠桿”,仍然在暗中發力撬動著原棉市場中、遠期價格走向。現在的“近跌”和“遠漲”是否都僅是“假象”,抑或是既有“真”亦有“假”,還是另有“隱情”?但是不管如何,這卻是目前國內棉市“購銷僵持成交少,買費斟酌賣亦難”這一購銷雙方猶豫觀望心理和市場混沌態勢的另態表現。終端消費市場萎頓,是2010年12月第三周化纖原料和紗布的價格仍然難以有所起色的根本原因。與上周相比,化纖原料雖然仍然連續下降,但是降幅收窄,滌綸短纖累計下降400元/噸、粘膠短纖累計下降1300元/噸,分別比上周少降50元/噸、500元/噸。純棉紗線降幅也比上周收窄,C32SD棉紗累計下降600元/噸、JC40SD棉紗累計下降400元/噸,分別比上周少降1500元/噸、1600元/噸。滌棉混紡紗受滌綸短纖價格下降的打壓,不同混紡比的混紡紗價格下降幅度也有所不同,如T65/C3545SD就累計下降800元/噸,但是相比而言,高滌混紡比的OE紗銷勢稍好。人棉紗價格仍然續疲軟走低。坯布價格雖然未明碼降價,但是成交價格卻因為品種差異而有不同幅度陰跌。(參見:花紗布價格運行走勢明細表)
后期國內棉市將何去何從,則是需要我們予以密切關注,隨時把握的。特別是國內外金融政策的些許“變化”,都可能引發棉市連鎖“波動”,這是尤須重視的焦點。但是從眼下市場走勢看,在購銷雙方的業內人士都對市場失去信心,徘徊觀望心態下,新年前花紗布市場將仍然會延續窄幅波動、平穩盤整的運行態勢,難有大起大落的震蕩。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