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風靡服裝企業
學習《弟子規》,近年來在一些服裝企業中成為一種風潮:或找專家講課,或組織集體朗誦……緣何這本康熙乾隆年間教育孩子的書,成了一些企業的培訓教材?記者對著名國學專家段俊平進行了專訪,一探《弟子規》在企業管理運用中的究竟。
被忽略的“道”
在英國,有一家銀行,是一個開了兩百年的家族企業。一個企業可以在長達兩百年的時間而屹立不倒,其間不知道經歷過了多少次動亂,它都能安然度過,而且還越來越強大。二次世界大戰中,希特勒軍隊的轟炸機轟炸了英國的首都倫敦,都沒有把它炸倒,而在1995年,一個新加坡的期貨員在財務上動了點手腳,就把它搞垮了。兩百年的基業,在一夜之間就化為烏有了。現在西方人已經認識到,其實還有一個“比把東西做好”更重要的、更能影響企業的因素,那就是人的德行。
段俊平告訴記者:“西方的企業管理思想講究的是科學性,是‘術’;中國的哲學思想講究的是內在的精神,是‘道’。中國的企業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都在研究西方的‘術’,從而忽略了中國人最根本的‘道’,我們應該建立中國化的管理模式,‘術’‘道’結合。”
企業即使能生產出最高品質的產品,如果員工沒有良好的德行,這家企業也得不到長遠的發展。“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以儒家文化為主體的修身養性的道德約束的著作很多,其中《弟子規》是流傳和影響最廣的儒家經典啟蒙教材之一。”在段俊平看來,中國儒家文化是道德培養的根,而《弟子規》則是儒家文化的根,沒有了根,枝枝葉葉開得再漂亮、再茂盛,也會枯萎。
從“孝”到“愛”
也許很多人會有疑問,一部小小的《弟子規》有那么大的功用嗎?段俊平表示,“《弟子規》雖然只有短短的1080個字,360句,卻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所在。《弟子規》里面蘊含的,是做人做事的大學問。”
《弟子規》以“孝”為出發點,以“愛”為落腳點,因為“孝”與“愛”是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公約數,最容易取得統一認識。段俊平強調了《弟子規》的核心思想,企業宗旨和經營理念等,沒有不圍繞“愛”與“孝”范疇來設計的,從家庭倫理的建立到企業信仰的皈依,從文化價值觀層面促進員工對組織的皈依。《弟子規》能夠幫助企業最大限度最持久地統一團隊價值觀,從而建立良好的職業精神。
他告訴記者:“對于今天的企業家來說,《弟子規》是企業家本人應該學習的自我修身教材。”{page_break}
《弟子規》將心性、言行具體化,僅用了113句話扼要地列出了企業管理者在管理、溝通、戰略上應該具備的能力、態度和基本的言行規范。“凡是人,皆須愛”、凡出言,信為先”、“凡取與,貴分曉”、“將加人,先問己”……這些都在引導管理者應當是一個仁愛、誠信、道義之人。
自古以來,中國古人就說:“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企業家要自我超越,他只有把自己人生境界的價值觀、使命感、人生觀進行了升華,只有把自身修好了,他才能進而影響到自己的家庭、影響到身邊的員工,才能進一步經營好企業。
最好的管理是自我約束
“企業家在修身的同時,還要時刻關注人才的培養。學習《弟子規》,不僅能讓員工從中學會做人的道理,也能學會做事的方法,在提高個人素養的同時提高職業素能。這不僅對企業員工的自身成長非常有利,對企業長期發展、員工隊伍的穩定更是有效。”因此段俊平率領的愛維龍媒創意集團經常受邀去全國各地開展講座,湖南、湖北一帶的服裝企業經過培訓已經受益匪淺,以純集團湖南分公司就是受益者之一。
段俊平說:“現在許多企業都存在諸如團隊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強、員工責任心不夠、忠誠度不高、敬業態度不好、缺少積極正面的工作氛圍等現象,其實中國人心中一直都有強烈的孝、愛之心,只是在時代發展的過程中慢慢被隱藏起來,我們想通過一遍又一遍地對《弟子規》進行授課,來喚醒人們心中的愛。”對于企業來說,管人管事是管理的核心,而管人最好的法寶就是用傳統的倫理道德規范和中國人血脈里的民族優秀品格特征來形成員工自我管理約束。倘若用《弟子規》來培訓教育員工,用《弟子規》的主要精神內涵而構建企業文化,一定會從人性的本質上解決管理上的問題,使文化力真正變成了生產力。因為《弟子規》里的道德和行為上的法則和理念,其實是中國人與生俱來的優秀品德和民族性格特征中最易喚醒的部分。
但是將《弟子規》運用于企業管理中是受到質疑的,段俊平告訴記者:“我們在授課的過程中,也會存在不同的聲音,他們認為儒家文化是封建的、腐朽的東西,我只能說這是因為他們并沒有了解傳統文化的精髓。《弟子規》講述的是為人處事最基本的方法,它在倫理道德層面是具有時代意義的。”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