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業(yè)減庫存需分析消費需求做到產業(yè)鏈快速反應
10月21日中國服裝大會閉幕后,服裝業(yè)內關于國內服裝要賣得更便宜還是更貴多有爭論。
便宜和昂貴看起來是一種悖論,但是時尚界最大的特點就是時常能看到悖論的兩面同時存在,關鍵是得給出一個存在的理由。
我贊成在國內服裝必須賣得更加便宜。一方面,從消費者角度看,為什么一條CK JEANS在美國的MACY’S百貨賣39美元,到中國則需要1000元人民幣以上?于是,據說國慶長假期間中國去美國旅游的人平均消費為7000美元,這其中自然包括購買服裝的花銷。想要將大量的服裝消費留在國內,唯有便宜一條路,這也是中國服裝業(yè)的社會責任。
另一方面,就服裝業(yè)內而言,服裝定價的倍率之高大家心知肚明,有人說是因為庫存太高,非高定價不能贏利,但是以高倍率定價來對付庫存無疑是飲鴆止渴。庫存是服裝界的另一種泡沫,只有減低庫存才是“王道”。如何才能減低庫存,那就需要分析消費者需求,做到包括設計在內的產業(yè)鏈的快速反應。事實上,無論是服裝的消費行為分析,還是產業(yè)的快速反應模式,在國外服裝界已經不是秘密。我所在的東華大學也早就將相關概念引入國內,而且中國也有在此方面做得比較成功的企業(yè),比如福建的“諾奇”就因低價位和低庫存而取得成功,表面看是一種低價的快時尚,其實背后是顧客數據庫營銷和快速反應的供應鏈共同作用的結果。
還有人將高附加值和高價劃等號,這更是一種誤解。高附加值應該是相對于成本的比值,銷售量增加了,附加值總額才能得以實現。更為重要的是,只有通過低價讓更多的民眾享受服飾時尚,才能真正提高大眾的服飾文化素養(yǎng),建立中國特色的時尚文化,而不是跟隨西方國家亦步亦趨。在建設文化強國的浪潮中讓中國服裝業(yè)在時尚價值鏈和產業(yè)鏈中居于高端,最終得益的還是服裝業(yè)。
不過,我也贊同中國的服裝產品可以賣得更貴,但是得有讓消費者信服的貴的理由。如何才能賣得更貴?
首先得通過藝術、技術、商業(yè)的有機結合讓健康的時尚創(chuàng)意真正變成能激發(fā)消費者購買欲望的產品。
其次需要充分挖掘中國的文化底蘊給予服裝產品更多的具有時代精神的文化內涵。既然一個給法國王室做旅行箱的故事能夠塑造出奢侈品的鏡像,那么中國5000年的文明、故宮豐富輝煌的文物自然能編織出無數的精彩,當然這需要進行再理解和再詮釋,否則就不叫創(chuàng)新而是復原,不是時尚而叫仿古。
最后是需要在某一方面具有明顯的專長和特色,比如全球范圍內高速發(fā)展的科技為服裝業(yè)提供了諸多高性能的面料,只有運用得當才能成為要高價的理由。比如日前,筆者在上海歐華公司看到一塊背面覆有功能性膜的面料,不僅手感柔軟,而且防風透氣,每米售價約350元人民幣。這種高性能面料加上把運動時尚化的理念,賣貴些也是理所應當。
便宜和昂貴,本身并不是問題,面向大眾的應該更便宜,想當奢侈品的自然可以更貴一些。問題在于中國需要一個合理的品牌分布,而且每個品牌均必須在其中找到合適的位置。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fā)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fā)言請遵守相關規(gu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