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訂單銳減 部分服裝外貿企業轉型內貿
歐債危機令外貿出口本來就很嚴峻的形勢雪上加霜。
“現在可算比2008年更嚴酷的寒冬。”11月30日在環球資源上海采購訂單量也在明顯減少。”
受此影響,不少中小企業開始轉型內貿,“這是由市場決定的。”環球資源中國內貿發展部副總裁任麗峰向記者介紹說,外貿的整體利潤在逐漸下滑,內貿已成為中小企業發展的趨勢。
歐美客戶流失嚴重
據悉,歐洲是我國外貿企業重要的出口地。作為重要出口行業之一的紡織服裝,2011年1~9月份,我國對歐紡織服裝產品出口增速下降明顯。
數據顯示,2010年增速為28.95%,2011年1~9月份增速為5.38%。說明我國部分紡織企業訂單量出現萎縮,資金鏈將陷入困境。
在歐債危機的陰霾下,11月4日落幕的廣交會官方統計數據顯示,春、秋兩季交易會成交額為747.6億美元,紡織品服裝出口成交額達34.2億美元,基本恢復到2007年水平,不同的是短期訂單占88%,呈現走高趨勢。
一方面是由于國際經濟大環境不佳,放慢了國際經濟的發展步伐,服裝外貿需求拉動不足,對我國外貿銷量造成直接的沖擊,與此同時,人民幣匯率升值預期強,各大服裝企業都不敢貿然接長單,以免匯率波動帶來損失。
“美元一直在下跌,而歐元波動嚴重,目前也是下跌態勢。”來自義烏的君愛進出口有限公司負責人蔡小秋告訴記者,利潤在歐元與美元的變動中不斷被損耗。
不僅如此,“歐美的客戶流失比較厲害,而且訂單量也開始減小。”蔡小秋指出,已經感受到歐美客戶開始趨于保守。
對于外貿企業而言,外貿生意本來就是求量大、穩定。“大單的情況下我們可以讓部分利益。”蔡小秋解釋,但是訂單量開始不斷減少,讓外貿企業陷入“尷尬”。
來自寧波的李先生指出,小企業做外貿單僅僅是為了保持工廠的運作,“不求賺錢”,但是現在的行情實在讓外貿企業無所適從。
外貿企業改走內貿路線
“外貿訂單讓工廠運作,內貿訂單保證企業利潤。”在內地已經建立完善經銷商渠道的香港宏達陽傘工業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蔡金標表示。蔡金標透露,在擁有自己較為知名的品牌及完善的渠道后,目前其公司做內貿的利潤可以高出做外貿訂單的利潤30%。目前其業務比例為外貿占比70%,內貿占比30%,蔡金標表示,其中內貿比例還會持續提升到50%。
“外貿前景不佳,為求生存發展,服裝企業開始大規模轉向國內市場,線上線下雙重布局,最大范圍內拓寬國內銷售渠道,挖掘國內消費市場潛力,尋求利益增長點。”中投顧問研究總監張硯霖指出,國內消費市場潛力較大,服裝企業由外貿轉內銷是其生存發展的重要轉折點,倘若能完成兩者的“無縫對接”將使外向型服裝企業不被“困局”所困。
任麗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無論是宏觀導向,還是市場因素,內貿將會逐漸上升。”據其介紹,目前國內外貿企業做內貿的途徑主要有三種,“第一種是走大超市路線,例如進駐家樂福和沃爾瑪;第二種就是走批發商路線,向經銷商及代理商鋪貨;第三種就是自己開店。”大超市路線對于中小型企業而言門檻較高,自己開門店對于資金實力要求更高,所以中小企業采用的形式應該為批發商路線。“但無論哪一種途徑,這些企業首先需要有自己的品牌,”任麗峰指出,涉及LOGO以及注冊商標并不困難,但是建設品牌,需要產品的質量和品質支撐。
欠款成轉型內貿最大障礙
然而,外貿轉型的起步,對中小企業而言顯得極為艱難。
“做外貿有一個好處,就是按照固定的流程走下去,下單、發貨、收款。”蔡小秋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一旦改為內貿就要復雜得多。“內貿經銷商鋪貨要求品類齊全、繁多,所以都是小批量生產。”她介紹說,而此前為了控制成本都是大批量生產,目前為了發展內貿,前期成本投入會較大。“不僅如此,一開始經銷商渠道并不容易打開,需要很長的時間培養。”
在環球資源上海采購交易會上對多家外貿向內貿轉型的企業調查后發現,真正令中小企業對外貿望而卻步的原因更在于內貿渠道鋪貨以后回款時間過長。
“收款困難。”蔡金標表示,雖然已從事內貿長達15年,但是回款問題始終難以解決,與外貿相比,壞賬更多。
“一般需要2個月的回款時間。”蔡小秋告訴記者,由于向經銷商鋪貨,經銷商在碰到銷路不好的情況,會以各種方式拖款。因此,資金鏈緊張已成為中小企業外貿轉型的最大困局。
服裝企業對資金周轉率的要求較高,盡可能的縮短回收周期將盤活企業運作速率,提高企業營收水平,才能保障企業良好運營。
從資金層面來看,拓展新市場需要紡織服裝企業進行大量的資本運作。
從企業層面來看,由于信貸緊縮的影響,輕工業獲得信貸支持的力度持續下降,導致部分企業的資金鏈較為緊張。如何緩解資金壓力的最有效方式,也成為了拓展新市場必備的措施。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