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鞋類B2C市場由價格戰被迫轉為價值戰
相比于其它電商門類,鞋類B2C市場空間非常大,大可不必采用互相傾軋的價格戰來搶占市場份額。
在中國概念股寒流未過,大量電商企業短期內上市渺茫之后,電商行業正在步入持久戰,由價格戰向價值戰過渡已經是迫在眉睫。
不久前,鞋類B2C樂淘網CEO畢勝更是直言,電商太浮躁,大部分企業都在賠本賺吆喝,樂淘網欲再一次轉型,并呼吁同行冷靜下來回歸生意的本質——賺錢。據畢勝透露,樂淘網的營銷費用占比一度高達50%,一直在虧錢賣鞋。
先行者價格戰兩敗俱傷
公開資料顯示,2008年,畢勝從百度離職后創辦了樂淘網,樂淘最早是做玩具B2C,半年后轉型做鞋類B2C。樂淘網轉型時,好樂買作為國內鞋類B2C第一批吃螃蟹的企業,早在2007年8月就已經上線運營,先發優勢明顯。不過,轉型后的樂淘網則表現出了強勁的發展態勢,迅速與好樂買成為不相上下的競爭對手,由此,鞋類B2C行業的價格戰拉開序幕。
沉迷于價格戰和廣告戰的樂淘網和好樂買,陷入了燒錢大戰的比賽。盡管在口頭上彼此都避談對方,但是時刻都在盯著對方的一舉一動。低價賣鞋的結果,是投入產出的嚴重倒掛。既一定程度上稀釋了品牌商的利益,也造成了自己的大量“失血”、資金緊缺。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透露:“已有不少不堪低價傾銷的上游品牌商相繼放棄合作,并開始對相關的渠道商和代理商進行整頓,禁止向鞋類B2C企業低價供貨和任何竄貨情況的出現。”
上述人士還指出:“鞋類B2C是繼服裝、家電之后國內第三大垂直細分領域。目前,中國鞋類市場的總零售規模為4000億元,而線上銷售只占整個市場規模的4%,未來成長空間非常廣闊。其實,相比于其它電商門類,鞋類B2C市場空間非常大,大可不必采用互相傾軋的價格戰來搶占市場份額。雖然鞋類B2C企業獲得眾多資本熱捧、群雄并起,但競爭激烈程度遠未到貼身肉搏的程度。目前排在鞋類B2C第一陣營的包括樂淘網、好樂買、淘鞋網、優購網等,不過,雖然同處第一陣營,但這幾家企業經營理念和運營戰略、戰術各不相同,競爭關系錯綜復雜。”
后起之秀主打價值戰
相比于公眾廣為熟知的樂淘網和好樂買,優購和淘鞋網的知名度雖不及前兩者,但模式上的差異化卻很明顯。
起步較晚的優購網在資本上背靠網絡大佬百度公司和鞋類大佬百麗公司兩棵大樹,在創業團隊上,擁有原百麗國際[14.220.00%]副總裁張學軍、原凡客誠品副總裁張小軍、原京東商城副總裁徐雷為核心的豪華運營團隊。作為獨立于百麗原有體系的鞋類B2C,可以說,優購網資本和經驗俱全,只要假以時日,一定會對樂淘網與好樂買構成沖擊。
而對于依托B2B平臺環球鞋網成長起來的淘鞋網,與好樂買、優購網正在進行的多元化擴張不同,其自創立以來一直堅守鞋產業,并取名淘鞋網,從名稱上就切斷了未來做其它品類的路。淘鞋網初期先從運動鞋切入市場,把運動鞋品類做深做透后,開始延伸到皮鞋等各種鞋品類。從供應鏈渠道看,淘鞋網地處中國運動品牌大本營的福建晉江,因此,其供貨渠道可直接接地氣,令那些位于大城市的競爭對手難以比擬。
由于淘鞋網均是從上游品牌商直接進貨,且價格與品牌商的政策保持一致,因此與各大品牌商均有很好的深度合作關系,這與由價格戰轉為價值戰的理念緊密相連,這樣雖然步子慢一點,但一定符合品牌商的利益”。
據涂榮標透露,除了不參與行業內的價格戰和廣告戰外,淘鞋網也在進行差異化營銷尋求突破。今年淘鞋網的銷售額將突破1.5億,主要來自官網和各種第三方平臺,淘鞋網淘寶商城旗艦店作為運動鞋品類排名前四的店鋪,光“雙十一”當天就實現了400多萬銷售額。
分析人士指出,在鞋類B2C行業競爭日趨白熱化的階段,很多企業在投入巨大營銷成本的同時,又在每雙鞋子上虧本幾十元賣給消費者,以為這樣可以擴大市場、留住用戶,這種飲鴆止渴的運營方式很難長期持續。其實消費者是貪便宜,但并不是愛便宜,如果只是愛便宜,消費者完全可以去買地攤鞋。只有那些只賣正品、堅持只與品牌商直接合作,不通過各種渠道竄貨的鞋類B2C企業,才有可能走的更遠。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