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嚴峻 寧波服裝業尋求“內銷”突圍
一直是寧波傳統強勢產業的服裝業,正面臨著內憂外患。曾經旺盛的出口受到歐美,甚至一些發展中國家的阻擊;來自國內的競爭壓力也越來越大。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近日通過采訪了解到,在嚴峻的市場形勢下,找準定位,不斷創新,在內銷市場尋找突破口,已成為不少寧波服裝企業的選擇。但寧波服裝業若要整體突破,仍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積極引導。
尋求“內銷”突圍
“近幾年來,服裝行業的內需市場已大于出口市場,成為推動中國服裝產業發展的最大動力。目前服裝企業最大機遇是內需的擴大,企業一定要牢牢抓住。”GXG品牌控股公司––浙江中哲控股集團董事長楊和榮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從2007年3月創立,當年銷售800萬元,到今年品牌銷售超過35億元。當很多人還對GXG這個男裝品牌感到陌生和新奇時,它已經在名品男裝林立的服裝界走出一條自己的路,成為中國高速成長的“青休男裝”第一品牌。
楊和榮認為,GXG能在最短的時間里,從眾多國內服裝品牌中脫穎而出,關鍵就在于找準定位,不斷創新,尋求內銷突圍。“全國大約有3億多我們的客戶人群,而同時符合GXG服裝體型特征的人,大概有1000多萬。如果他們一年中每人能買我們的一件T恤、一件襯衫,加起來就是4000–5000元,然后乘以1000萬,我們一個GXG品牌就可做到400多個億的銷售額。”楊和榮十分看好內銷市場,他給GXG制訂的未來5年銷售目標是年均增長40%左右,到2015年做到回款76億元,品牌終端銷售達到150億,成為中國男裝單品銷售第一。
和GXG一樣,將重心放在內銷市場,且已站穩腳跟的寧波服裝企業不在少數。如堅持自主品牌、始終把握著消費者的需求變化和市場風向、完善內銷體系、全方位創新策略運用的“唐獅”服飾,已在全國布局近2000家專賣店,年銷售額達20多億元;“太平鳥”提出服裝業轉型時尚創意的理念,著重打造“快時尚”,近年來每年保持40%的強勢增幅,去年品牌銷售規模突破53.37億元。
整體突破仍需政府支持引導
記者注意到,當GXG、唐獅、太平鳥等這些寧波新銳服裝品牌,紛紛在內銷市場建立優勢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逼著一直徘徊不前的老牌服裝企業,開始重新審視自己,轉變發展理念。
雅戈爾加快實施服裝的品牌發展戰略,旗下MAYOR、YOUNGOR等六大品牌,進一步向縱深化發展,并完成了銷售渠道的重新布局;羅蒙將著眼于服裝品牌價值的提升,向時尚類服飾進軍,進一步開拓國內市場。
“但服裝產業畢竟是創意產業、時尚產業,要做出成績除了必須具備創新的眼光,還需要政府強勢推動城市文化作為支撐。”楊和榮認為,雖然目前寧波服裝業面臨很多困難,但產業優勢還在,要想整體突破,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積極引導。
對此,寧波博洋集團董事長戎巨川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也表示贊同。
“雖然寧波服裝在國內所占份額一直名列前茅,但隨著溫州、泉州等地服裝業的崛起,這種優勢正在逐步減小。”戎巨川說,“寧波服裝有強大的產業基礎和品牌優勢,今后的服裝品牌和產業發展需要和城市發展互動,也就是說需要地方政府相應的產業促進政策,至少在形象上要有統一的推手。”
“政府還要出臺一些扶持服裝創牌企業的政策,包括成立公益性風險基金、新品牌稅收優惠、成長型企業獎勵等等。除了硬件方面,寧波服裝在經營機制和模式上創新,還應該向溫州、泉州等地學習。服裝業是個需要時刻創新和變化的產業,其經營手法和模式也必須經常變化。”戎巨川指出。
楊和榮建議,寧波首先要積極打造時尚之都,大量引進設計師團隊、創意人才,營造時尚氛圍,增強市民的時尚意識。其次,要利用網絡、視頻、微博、移動商務等現代化的信息技術,來改造傳統服裝產業,大力發展現代化物流,最大限度地減低營運成本。第三,政府應加快產業集聚基地建設步伐。扶持一批具有成長潛質的成長性企業,以它們為龍頭進一步增強寧波服裝的產業化集聚優勢,促進產業升級。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