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稱中國制造成本增加致美消費價格上漲
媒體刊文稱中國制造產品漲價與勞動力成本提高有很大關系 預計明年仍將持續 中國工人加薪美國消費者買單
美國媒體今晨報道稱,西方傳統節日圣誕節即將來臨,美國人發現今年的各種圣誕消費品的價格都在上漲,而這與中國工人的工資上漲有很大關系。
專家指出,現在中國勞動力成本不斷上漲,出口商們已無法自我消化,只好把漲價轉嫁到海外市場,讓美國消費者來買單。
變化
中國制造成本上漲美國商家無奈提價
媒體稱,在為美國當了幾十年低成本消費品供應商之后,中國的角色已經發生徹底的改變。文章分析說,經濟的快速增長和年輕勞動力供應的減少,推高了勞動力成本。再加上國內需求增加導致的原材料價格上漲和人民幣走強等因素,“中國制造”已經不再有那么大的價格優勢了。
一年來,美國零售商米歇爾商場的中國供貨商的成本上漲了15%到20%。商場老板約翰·門澤爾表示,過去幾個月,他一直忙于尋找各種抵消成本上漲的渠道,比如把不同供貨商的供貨湊在一個集裝箱里集中運輸,以降低運輸成本。盡管如此,商場仍然不得不提高圣誕樹等消費品的價格。
門澤爾預計,由于中國供應商還在受著成本上漲的困擾,他與漲價的“斗爭”明年還會繼續。
美國家具商胡克公司有著同樣的煩惱,在過去兩年中,該公司從中國進貨的價格一直在提高。今年9月,胡克公司把旗下三分之二的產品價格上調了5%。
胡克公司CEO湯姆斯擔心他的中國供貨商會繼續提高工資以留住工人,而他的公司也將面臨更多的價格上漲。湯姆斯估計,他的供貨商成本還將上漲兩到三成。
數據
美進口中國商品價格現2008年來最大增幅
數據顯示,今年10月,中國的22個省市的最低工資上漲了22%,而南方一些地區已經宣布將在明年1月再上調15%,以吸引更多的工人。
美國勞工部14日發布的數據則顯示,上個月美國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價格同比上漲了3.9%,是自2008年以來增幅最大的一個月。
美國進口的鞋有80%來自中國,今年11月,鞋類商品的進口價格上漲了6.1%;美國進口的家具有60%來自中國,而家具的價格也上漲了6.1%;80%的皮箱也來自中國,價格上漲更是達到了8.3%。
媒體指出,這些數字的上漲是美國消費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之一。
分析
勞動力成本上漲快中國出口商難消化
美國銀行-美林證券的經濟學家伊山·哈里斯指出,中國工人的工資已經漲了許多年,這并不新鮮。
與以前不同的是,現在勞動力成本已經上漲到了中國的出口商無法自我消化的程度,只好把漲價轉嫁到海外市場,這在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尤為明顯。
媒體最后指出,對于美國零售商們而言,倒不必擔心漲價帶來的競爭問題,因為中國的供貨商幾乎壟斷了這些領域,“要漲大家一起漲”。真正讓他們擔心的是,美國的消費者可能會因價格的上漲而減少消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