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瑞哲:虎門應敢于引領服裝潮流趨勢
外需低迷、內需驅緩、要素成本大幅上升、傳統批發模式式微,面臨復雜艱難的形勢,虎門服裝產業如何突圍?“虎門不僅要做服裝加工地、交易集散地,更要敢于引領潮流趨勢的旗幟,成為流行風尚的發源地、生活方式的引領者。” 昨日上午,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孫瑞哲接受了媒體專訪。
企業可專注打造“工業制造類品牌”
記者:在東莞產業轉型升級大潮中,虎門企業該如何轉型升級,提升自身在供應鏈中的價值?
孫瑞哲:提到產業轉型升級,打造品牌、加大研發等大致的方向,應該是放之四海皆準的。但是虎門的服裝企業,并不需要把面向終端市場的品牌建立作為唯一的選擇。我們可以將品牌分為兩類,一是工業制造類品牌,二是面向消費者的品牌。但是,并不是人人都能夠建立面向消費者的品牌。在國際市場供應鏈中,有一類制造類的品牌就非常成功,譬如意大利就有一批非常出色負責面料生產的企業,成為國際一線品牌必選的面料供應商。因此,虎門服裝產業轉型升級也并不是一條道,都去自創面向消費者的品牌,發揮自身在工業制造方面的優勢,同樣能夠提升自身的產業價值。
專業市場轉型可借鑒國際新模式
記者:除良好的工業制造優勢外,虎門服裝產業還呈現哪些優勢,又面臨哪些挑戰?
孫瑞哲:虎門服裝產業有非常好的工業制造基礎,同時依靠香港,以及當地具有良好的市場資源。但是,目前這些優勢同時也面臨著巨大挑戰。首先是制造成本大幅攀升,當然,這不單單是服裝產業所面臨的問題,而是整個中國制造業所共同面臨的。其二,是來自市場資源上的挑戰。虎門服裝產業起步較早,較早就形成了明顯的產業集群。但是,廣州、深圳等中心城市后來居上,成為新的服裝交易中心。我們研究發現,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現象,是因為傳統的服裝交易聚集區以批發為主,這種批發-商店的經營模式成本較高,越來越受到挑戰。而中心城市的服裝交易中心是批發、零售相結合,并逐漸從服裝交易中心,發展成為服裝品牌孵化中心。
東莞有兩大紡織服裝產業集群,一個是大朗,一個是虎門。如果說前幾年是制造業本身受到了很大的挑戰,那么這幾年則是專業市場面臨的挑戰更大。我與虎門鎮的領導進行過溝通,向他們介紹了當前國際最新出現的商業模式,可以供虎門借鑒。一是展會的新模式。那種交錢就可以參加的傳統展會,基本上都已經失敗了,能發展至今的都是設有門檻的展會,這種展會聚集了具有較強大的產品開發能力、具有時尚走勢影響力的企業,形成了有影響力的時尚“圈子”。二是服裝展示的新形式。在意大利等地,出現了一些專供品牌企業的常年展示區,這種展示專門針對加盟商和渠道商。我建議,虎門的服裝交易市場改造不妨借鑒一些國際最新的商業模式,或許在不久的將來,這些起源于意大利等地的模式,會成為新的市場主流。
記者:對于東莞影響最大服裝展會——虎門服交會,您有何建議?
孫瑞哲:對于虎門服交會,虎門人要更加充滿自信。虎門雖有地域限制,但是服交會發展至今,有非常值得認可的亮點,譬如服裝設計大賽,業內影響力非常不錯。虎門除了對原有成就要充滿自信外,還要有更大的胸懷,將展會打造成影響時尚走勢的盛會。服交會不妨采取嫁接的方式,與一些國家級的資源進行對接,將一些重量級的人物和活動引進其中。我一直有一個觀點,虎門不僅要做服裝產業的加工地,交易集散地,更要成為具有影響力的流行發源地、生活方式引領者,這才是真正成功的轉型升級。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