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服裝品牌艾格:中國市場一直是艾格的重要陣地
法國知名服裝品牌艾格發布的最新業績報告顯示,受益于歐洲本土市場,集團二季度營業額為2.63億歐元,微增0.7%。不過,中國市場的表現并不盡如人意,銷售額下降2.2%。此前,中國市場一直是艾格的重要陣地。
這與上世紀80年代艾格每年兩位數以上的營業額增長率相比已有較大差距。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在上世紀80年代,依靠連鎖店模式艾格將店鋪發展至西歐、中國及印度等多個國家。而在中歐、俄國以及中東地區,集團則以代理模式迅速攻占市場。
1994年法國艾格集團在中國設立分支企業上海英模特制衣有限公司,1995年在上海開出了第一家門店。1997年,艾格已在中國開設了723家零售店,年銷售額超過9億元。但今年上半年,中國區銷售卻錄得2.6%的跌幅。正見品牌研究中心總監林一凡認為,每一個服裝品牌都有生命周期,艾格的黃金期已經過去,正進入品牌衰老期。林一凡表示,目前多數服裝企業通過多品牌、收購等策略正在積極尋找變革,而艾格卻在“吃老本兒”。艾格的品牌活躍度已大不如前,盡管艾格旗下有六大品牌,但產品系列、風格相對雷同,受眾群體單一。與綾致時裝相似,艾格也很少做營銷推廣,品牌認知度也在逐年下降。
針對品牌定位和銷售渠道,艾格也已開始通過整合品牌,合理生產,減少庫存調整發展策略。今年初,艾格削減了117家百貨專賣店。
與之相對應的是,ZARA、H&M等快時尚品牌大舉進攻中國市場。據統計,今年H&M計劃開店50家、GAP為35家,優衣庫則放出豪言要開100家店。
同時,國內服裝企業也正通過多品牌策略、收購并購加速品牌整合、擴張。此前,森馬20億元收購GXG,九牧王(601566,股吧)、波司登等服裝品牌也有品牌并購意向。
在業界看來,面對快時尚圍剿和國內服裝品牌的加速整合,不僅是艾格,Esprit、ONLY、Vero Moda等服裝品牌的供應鏈與設計均大幅掉隊,其平穩的發展策略也使品牌性價比越來越低。
記者走訪位于天津武清的佛羅倫薩小鎮發現,盡管打折后Esprit的服裝只有數十元,但門店內依然缺乏客流。此前,Esprit也啟動了自救計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