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櫥窗陳列看服裝品牌個性魅力
櫥窗陳列是服裝品牌的一種自我表達方式,它能體現品牌文化、空間構成、色彩搭配、款式組合、情景營造諸多辯證關系,襯托、提升展品的隱性價值,展示品牌創造性的張力。在櫥窗陳列設計中,應從櫥窗選材、主題營造、燈光運用三方面彰顯服裝品牌的個性魅力。
櫥窗陳列是一門視覺藝術、空間科學和營銷策略相結合的專業學科。現在的櫥窗陳列不僅僅用來展示商品,同時也是品牌的一種自我表達方式,它能體現品牌文化、空間構成、色彩搭配、款式組合、情景營造諸多辯證關系,襯托、提升展品的隱性價值,展示品牌創造性的張力,使消費者在欣賞櫥窗過程中產生無窮的想象。在服裝櫥窗陳列設計中,裝飾材料、燈光和服裝是最主要的元素,應體現具有立體感、商品形象突出、設計樣式鮮明、適于傳達商品用途等特色。櫥窗陳列不僅要造型美,還要體現商業表現的靈活性和時尚性;不僅要注重服裝搭配,還應實現服裝品牌文化的內在要求。為了使服裝櫥窗陳列充分展現品牌的個性魅力,在設計手法上應從以下這些方面入手。
一、櫥窗選材,凸顯品牌魅力
一個設計巧妙的櫥窗,可以在短短幾秒鐘吸引行人的視線,促使消費者進入店鋪。優秀的櫥窗設計應該能夠巧妙地利用裝飾材料襯托陳列的產品,用無聲的設計語言,凸現品牌的魅力。
在國內的許多大都市,不乏優秀的櫥窗陳列,然而也有許多的櫥窗陳列選用昂貴的材料作為產品的裝飾材料,以期創造出奢華炫目的效果,卻往往事倍功半。在這樣令人眼花繚亂的陳列中,產品的主題與個性得不到體現,降低了商品的品質。而在國外的優秀櫥窗陳列中,我們常可以看到設計師巧妙地利用各種材料,甚至是一些廢舊物品來烘托品牌超凡脫俗的魅力。
二、運用燈光,打造立體的陳列空間
在櫥窗陳列中,燈光的運用是設計成敗的關鍵之一。善于運用燈光要素,可以打造立體的品牌空間,改變服裝外空間的氛圍。燈光下的服裝,色彩可真實,可虛幻。燈光的設計不僅僅要考慮它將服裝的色彩進行變幻,更要考慮它與服裝的色彩、款式、造型和主題的一致性。
如何借助燈光更好地凸顯服裝,如何使整個櫥窗空間更吸引消費者,從而展示出商品的魅力?我們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去實現。首先,可以運用不同種類的燈具。燈具的造型和光色是造就氣氛的重要手段,可以給櫥窗陳列帶來感染力;燈具的造型、配光特點、安裝方式等還具有烘托、點綴空間環境氛圍,突出服裝視覺效果的作用。不同的燈具帶給受照物體不同的色彩,如:暖調日光燈帶給受照物體的是黃白色的感覺;冷調日光燈帶給受照物體的是青白色的感覺等。我們還要依據不同的空間需要,來選用不同的燈具。其次,根據櫥窗陳列風格,運用其他物質對燈源進行處理。例如,需要營造朦朧溫潤氣氛的櫥窗效果,我們可以采用間接光源,通過薄紗或其他柔軟物質對燈具進行包裹。如果要表現硬性空間,可以選用色彩偏冷的燈色,也可采用直接光源為主的燈光照明方式。最后,我們可以通過不同顏色的燈光來豐富空間,拉開空間距離。
三、主題營造,為品牌注入靈魂
主題營造,是整個櫥窗陳列設計中最為核心的部分。裝飾材料選擇和燈光的運用都是為了烘托陳列設計中的主題,緊緊圍繞主題展開,把主題更好地表達、呈獻給顧客。營造櫥窗陳列設計中的主題,首先是要確立商品的主題。商品的主題一定要有針對性,如明確銷售的對象、商品的藝術品位、顧客的心理等;然后才是怎樣體現主題,視覺化櫥窗。
由于服裝的季節性特點,每次的櫥窗陳列都應當圍繞季的服飾特點進行主題性設計。這就要求設計者在生活、工作中用獨到的眼光去觀察體會,在進行設計時通過不同的方式去體現。
由此,我們看到好的櫥窗陳列主題的營造,體現著設計師獨特的構思,每個主題仿佛都在講述著屬于自己品牌的故事,并由此傳達出品牌的風格、個性、商品的美感以及現實生活的趣味和情調,使顧客受到感染和吸引,從而對自己穿上這樣的服飾產生美好的想象,最終導致購買的欲望。
櫥窗陳列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櫥窗的直觀展示效果比電視媒體和平面媒體具有更強的說服力和真實感。我們熟知的一些世界著名百貨公司和品牌專賣店的櫥窗陳列,它們的櫥窗隨著季節的交替、節假日的來臨、新品的上市等等而不斷進行著更新,每一次的更新都將公司的統一形象與別致的櫥窗陳列設計相結合,展示在公眾的眼前,傳達著屬于自己的特色和品牌的魅力,擴大了企業的知名度、信譽度和美譽度,其無聲的導購語言、含蓄的導購方式是店鋪其它營銷手段無法替代的。提高品牌附加值,實現藝術與產品溝通,以及創意性的靈魂表達,是櫥窗陳列設計的最高境界。我們需要更多成熟、時尚的服裝櫥窗陳列窗口來繁榮中國的服裝市場,從而最終提高服裝企業的品牌形象和我國服裝市場的國際形象。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