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轉型期的消費連接——如意·2014中國服裝論壇在京開幕
每年三月舉辦的中國服裝論壇被譽為中國服裝界的“頭腦風暴”。3月27-28日,備受關注的、連續五年由山東如意集團提供贊助的第十九屆中國服裝論壇將在北京中國大飯店如期舉行,開啟新一輪的思想之旅。
本屆論壇以“轉型:重建消費連接”為主題,聚焦移動互聯時代零售市場的大變局,探討國內傳統服裝企業在新形勢下面臨的新挑戰以及迫切需要解決的新問題,探討消費新趨勢與零售市場新規則,帶來互聯網思維融合服裝零售產業的新思考。
用連接消費這一價值訴求,一脈相承的呈現在本屆中國服裝論壇的主體環節。論壇以深入產業腹地的深度與敏銳度,不追逐名流云集的權貴效應,以科學細致的內容結構設計,用重量級的平臺身份呈現重量級的思想。
2014中國服裝論壇通過集聚世界優秀品牌專家和時尚專家,強調中國與世界的無邊界溝通與合作,Diesel聯合創始人Adriano Goldschmied,Vivienne Westwood全球運營總監Giuseppe Aragoni ,Bally前全球創意總監Graeme Fidler,Gieves&Hawkes全球設計總監Anne Marie NG,未來趨勢觀察家和戰略設計師Jody Turner,英國營銷戰略專家Steve Clarke等世界級品牌和營銷專家將發揮思想領導力,與中國服裝品牌企業家共同思辨品牌實踐智慧,推動中國服裝品牌與全球商業智慧的融合,激發新見解的產生。
傳統文化與美學價值是中國服裝論壇永恒不變的關注根本。禪者、音樂家、文化評論人林谷芳,臺灣建筑大師、社會學者夏鑄九,美學大師、中國園林大師葉放、薄荷糯米蔥中國設計師店投資人、《iLOOK》雜志出版人洪晃等美學大師、創意人將光臨論壇,將創新置于中國文化的大系統中,回歸到價值的原點。
同時聚集中國營銷、市場、咨詢及互聯網專家,如美國西北大學市場營銷學終身教授、上海紐約大學杰出全球商學講席教授陳宇新,中國寬帶資本產業基金董事長、創始合伙人田溯寧,小米科技聯合創始人、副總裁黎萬強,中國電商委執行秘書長吳聲,數字營銷專家唐興通,互幫國際首席市場官馬旗戟,特勞特公司中國區合伙人謝偉山,麥肯錫全球合伙人、全球董事陳有鋼,北京富基融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顏艷春,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創始人胡延平等方面構架中國服裝品牌成長方式與商業模式的同時,為中國服裝企業提供領先的價值思考。
重新認識中國零售市場
新的消費需求和期望正在不斷產生,市場低迷只是一種假象,人們的消費熱情還遠未得到滿足,這從雙十一、余額寶、微信紅包等可見一斑。消費升級和社會轉型孕育著太多的消費盲點和商業機會。
不少傳統服裝零售品牌對這種新需求的把握和滿足出現了滯后與不匹配,“線下苦惱,線上火爆”,成為當前服裝零售市場的一個突出矛盾,這種“線上線下”的強烈反差背后,彰顯的便是消費者當前消費行為的變革:線上消費已成習慣,而線下消費已不僅僅為買衣服,已經從原來的純消費轉變為互動體驗,包括分享娛樂等因素,說明消費者對于線上、線下零售習慣的認知變革。
如何應對消費場景轉換和品牌遷移?零售商場如何及時調整自我屬性,提升消費者黏著度?銀泰商城與天貓合作、王府井商城與微信聯手…零售業的紛紛出招預示著變局開始。
在中國服裝論壇一年一度的飛行采訪中,廣州例外品牌創辦人毛繼鴻談到:傳統零售業現在正在下滑,百貨公司、購物中心的客流都在下滑。購物中心分了百貨公司的“奶酪”,網絡又分拆了購物中心、百貨公司以及商業街的“奶酪”。他感慨道:“在這個時代里,各種各樣的商業形態通過移動互聯不斷地產生著,其實真正的端口都在搶奪市場。”但是,這種市場的細分其實是一種進步。他說:“過去的市場是可以獨吞的,但現在變成了細分的。這本身就是一個商業發展健全的過程。
不僅網絡分拆了線下零售的蛋糕,線下本身的復雜性也一直存在。中國幅員廣大,各地的經濟狀況與人口特征差異極大,消費者的經濟、社會、人口變化及消費習慣都影響著人們對品牌的喜好。而三四線城市新興消費階層的崛起,使現代消費不僅停留在金字塔頂端的人群中。
消費升級和社會轉型孕育著太多的消費盲點和商業機會,服裝行業的當務之急是重新認識中國市場,重新思考我們的顧客在哪兒,他們的真正需求是什么。線下實體品牌如何融合現代消費習慣,用新技術打通線上線下連接渠道,做到與消費者建立真正的連接。
互聯網思維沖擊下的服裝產業
與此同時,我們已經到了一個言必稱“互聯網思維”的時代。小米、雕爺牛腩、黃太吉、roseonly等成功營銷案例,引發了人們對于互聯網思維的大討論,專注、極致、口碑、快…等口號語,蔓延、沖擊甚至在顛覆著所有的行業。微博、微信等自媒體的普及改變了信息的傳播模式和發布路徑,進入了“所有人對所有人”的傳播時代。他們通過互聯網實時連接起來,正在形成一股巨大的看不見、卻又能真實感受的力量。
上海之禾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葉壽增談到:“網絡給我們帶來了一個豁然開朗的天地,它是開放的,即使是一家很小的公司,只要有想法,通過自媒體,都會得到關注和傳播。” 深圳歌力思服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夏國新也談到:“企業必須開始用互聯網思維來思考企業的所有問題,跟不上就會被淘汰。這種互聯網思維包括公司的管理方式、營銷方式以及顧客的維護方式、銷售方式等。”
品牌不再單純地由企業預設,消費者越來越多地親身參與到品牌的定義、形成、運營和營銷當中,由用戶共同決策來制造他們想要的產品。例如,小米推出MIUI系統,運營用戶社區,然后基于用戶的反饋不斷改善產品體驗,最后在粉絲支撐的平臺上推出小米手機。
互聯網思維拿到服裝產業來講,依然是專注、極致。專注服裝產業,將服裝做到極致,需要的不僅僅是網絡時代的思維變革,永恒不變的是專業技術的深挖與美學的呈現。互聯網思維作為消費者溝通、連接甚至是武裝產業本身的技術與手段,品牌只有順勢而為,鎖定消費者社群,并將社群的連接能力轉化為社群運營的能力。
大數據與移動互聯時代下的消費連接
大數據技術讓我們看到解決未來預測問題的一絲曙光。來源于社交網站的數據是大量的、鮮活的,代表了一個個具體網民的真實想法,反映了他們想做的事情。品牌如何重視這些數據的力量,使得品牌更加貼近消費者,深刻理解需求,進而創造引領消費者需求。
因此,“消費者”不再是一個籠統模糊的群體,而是一個個由海量而碎片化的數據支撐起來的“整體的人”。
線上女裝品牌茵曼對于大數據的應用已經頗為靈活,茵曼女裝董事長方建華談到,大數據的核心還是基于對消費者的理解。他分析道,傳統的服裝企業沒有辦法掌控到終端消費者的詳細信息,品牌的會員資料很難去收集。但是在互聯網渠道下,能夠掌控所有消費者的數據,進行有效分析之后,可以很好地進行客戶分層,針對客戶喜好來推送商品。
因此,依靠粉絲經濟生長的小眾網站開始冒出頭角,大量根據個性群譜而推送物品的網站開始興起,打造品牌社群意味著通過品牌故事、品牌價值觀、品牌理念或哲學發動用戶,讓用戶變成了擁護者,與品牌形成共同的伴隨。
而隨著4G的正式商用,WiFi接入的普及,消費者越發依賴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隨時隨地在線成為常態,擁有移動終端的消費者不再需要“去購物”,他們隨時隨地都“在購物”,帶來了全新的用戶習慣和消費模式。面對快速移動的消費者,企業也要快速移動起來,跟上消費者前進的腳步。
如何用消費者的視野看待轉型時期的意義與方向,呈現消費者喜愛的好服裝。在中國服裝論壇的飛行采訪中,眾多企業家對于正在經歷的市場大變局各有各的感受,但他們不約而同地談到了一個讓人深思的問題,那就是:在大變局之下,在系列浮華和嘈雜背后,應該回歸做服裝的本質上來,同時找準品牌自身的價值觀和品牌文化。
正是在以上大背景下,本屆中國服裝論壇聚焦、探討大變局下的服裝零售品牌經營思維轉型,以“重新認識中國市場”啟幕,呼喚中國傳統服裝企業真正回到服裝的本質,回到產品的本質,回到商業的本質,將產業的轉型升級真正落到實處;利用移動互聯、大數據,更好地改善每一位顧客的購物體驗,釋放每個消費者的能量和情感。用獨特的技術、工藝、材料呈現符合未來社會發展的美學價值和生活方式,迎接真正以消費者為中心的新商業文明。
在“消費與零售大會:零售業的新規則”、“新趨勢發布大會:最值得關注的消費趨勢”等單元,將對中國市場分級與消費者行為新趨勢進行分析,對如何提升消費者黏著度再造吸引力、消費者生活方式的演進等系列深層問題進行深入探討。
在“自媒體時代的營銷變革”、“用互聯網思維重塑傳統產業” “企業大數據建設與應用”等單元,探討互聯網思維給傳統產業帶來的變革力量。同時,首次以美學大會的形式,探討論壇不變的關注點:傳統文化與共同價值。
3月28日晚的2014非凡時尚人物頒獎盛典將作為今年論壇的閉幕,為本年度中國服裝企業的智慧之旅打上完美句點。
在這里,設計未來的企業,在這里,誕生世界領域內優秀的中國服裝品牌。讓我們再次相約論壇,相約非凡,共筑時尚!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