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mes(愛馬仕)開通微博、微信
私下與同在奢侈品行業的朋友討論,大家紛紛覺得以愛馬仕的江湖地位,之前遲遲不肯開通微博、微信公眾賬號應該取決于奢侈品歷來端著的態度。認為這些新興的媒體太俗太low,但隨著愛馬仕在中國大陸屢屢見諸報端的負面信息以及奢侈品在中國大陸市場遇到的“寒冬”,愛馬仕似乎也有點端不住了。
一直以來,愛馬仕以饑渴營銷而聞名,坊間一直有一只包要等N年之類的傳說。但又有一種說法是,這些包都被藏在小黑屋里,只要有錢根本就不需要預定。雖然眾說紛紜,但我們有理由相信,當針對有錢人的銷售預期不那么樂觀,同時又似乎不能放棄掉好容易建立起來的稀有限量氣氛的時候。愛馬仕就需要去尋找那些“并不是那么有錢但渴望擁有愛馬仕的人群”了。
顯然通過線上的傳播能夠讓品牌與潛在消費群體快速的建立聯系,而微博、微信顯然是最容易上手并且用戶量最大的平臺。
但其實也給我們帶來了另一個新的話題,類似像愛馬仕這樣的品牌,在中國大陸市場開設的門店數量相當有限,那么這種通過互聯網傳遞品牌的做法落地起來似乎又是一件麻煩事。假如線上的運營做的很好卻又不提供線上購買,那么線下渠道未觸及到的顧客又該如何實現轉化呢?
估計他們自己也發現了這個困境,所以至今愛馬仕的微博、微信都還是暫時以推送信息為主要內容,故粉絲數量都處于相對較低的水平。顯然解決上述問題的方法是有的,可是作為傳統中的奢侈品行業,有勇氣和決心進行改變么?
相關鏈接:
近兩年,由于受多渠道銷售尤其是電商的影響,退出消費市場的傳統品牌不在少數,甚至連露華濃這種國際知名化妝品牌都在早前選擇了無奈撤出中國市場。對于傳統商業占比偏高的服裝品類來說,目前的銷售困境更為明顯,一段時間以來,“商場是電商的試衣間”的論調也此起彼伏。賣場服裝不好做,直接導致了賣場品類的配比調整。
某百貨商場負責人在接受成都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2014年,商場加大力度調整場內整體結構和業態配比,實行增加餐飲、休閑、娛樂等體驗式消費項目的經營方向,2014年商場整體銷售額較2013年有所增長,但服飾類銷售不理想,今年會繼續進行場內調整。”
綜合各家商場對當下服裝行業實體經營狀況的分析,不外乎幾大外在客觀因素帶來的多方壓力—網絡購買渠道的實惠和便捷,攔截了很多消費者到商場進行服飾消費;無休止的促銷和降價,商場賺了人氣,品牌卻大傷元氣,當下越來越多的節日和大促季,需要品牌用低價、折扣、贈送、活動來配合商場,吸引消費者,頻率越來越高、力度越來越大,讓原本利潤率較高的服裝類變成了賠本賺吆喝;而消費者逛商場的目的和需求也開始發生變化,從“購買”變成了“體驗”,加大了吃、喝、玩、樂、游的消費,減少了“買”的量。
某城東知名購物中心的負責人也告訴成都商報記者,“目前購物中心經營狀況正在從開始較為艱難,之后逐步起色,到當下整體銷售額每年遞增。但在這樣整體較好的發展基礎上,外包出租的兩大百貨的經營狀況卻非常不好,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以時尚服飾為主營業態的百貨商場的經營艱難。”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