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品牌買手店在中國未來的五大發展方向
買手店已成為一個城市時尚消費品味的指標,隨著消費者日漸成熟,對產品專屬性及獨特性需求變大,個性鮮明的中國本土買手店大量開出,成為平衡奢侈品消費的重要元素。那么買手店的中國真實生存狀況到底怎么樣呢?以下是來自時堂楊炯授權發表的文章。
2004年,剛從瑞士回國的上海人郭奔在恒隆廣場和新天地之間猶豫許久,最后因為租金更低的關系選擇在新天地開設了Glossy。那個時候他沒有想到11年后多品牌買手店會成為中國時尚零售行業的熱點,也不會意識到Glossy居然會是中國本土多品牌買手店的發軔之作。
多品牌買手店(Buyer-Oriented Multibrand Boutique)發端于二戰后,80年代末開始在歐美及日本蓬勃發展。目前不完整統計全球規模不等的多品牌買手店的門店數超過3萬2千家,涉及的營業額接近2000億美元,是全球時尚批發環節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多品牌買手店的界定標準大致是:在店鋪裝飾陳列、視覺形象及品牌/貨品選擇上有統一的審美觀及價值內核,并以此來吸引特定的顧客群落;以各大時裝周為時間節點的官方展廳(Showroom)及展會(Fair)是店鋪最主要的訂貨渠道,而買手(個人或團隊)的價值觀、審美偏好、經驗是店鋪選擇品牌、產品組合及單品重要的判別依據;貨品以買斷為主(不排除有部分貨品采用寄售形式)。符合上述標準的零售店鋪,無論規模可稱精品百貨的Barneys New York、連卡佛、Dover Street Market,或者神戶、伊斯坦布爾街邊一家20平米的小店,也無論門店數量數十上百的連鎖店Beams、Via Bus Stop,或者獨此一家別無分號的巴黎Colette,都可以歸為多品牌買手店這個類別。
回到10年前的中國,顯然當時的市場環境及消費者習慣并沒有為多品牌買手店的發展提供有益的土壤。消費者處于追逐名牌的開始階段,無論在認知上還是在審美上并沒有為奢侈品及商業服裝以外的時尚品牌留下空間,這也直接導致了連卡佛在中國的第一次試水以撤店告終。2004年到2009年仍然是中國“外貿店時尚”的黃金歲月,本土多品牌買手店除了上海的Glossy、BY和北京的Waterstone之外,就只能把極具中國特色的歐貨店拉來充數了。
{page_break}2009年到2011年可以算是中國本土買手店的破殼期,BNC、棟梁、Triple-Major、Alter以及TIPS等基本都誕生在這個階段,而Glossy、BY也是在這個階段進入了成長期。 這主要源于市場環境開始變化:一部分消費者逐漸厭倦奢侈品而開始嘗試更具審美差異性的設計師品牌;中國設計師品牌逐漸成熟并得到了更多的關注;競爭日益激烈的商業地產項目開始尋找差異化零售內容。這個階段成立的中國本土買手店有兩個基本的特征,一是集中在上海、北京這兩個中國時尚前沿城市,二是將中國設計師作為全部或部分賣點。
2012年前后隨著時尚市場環境的變化加速,中國本土買手店進入了成長初期。成長期的市場表現出了三個好的跡象:
一是隨著各類玩家的介入,店鋪數量出現了較快的增長。BNC和棟梁的名聲漸著帶動了一大批以推廣中國設計師品牌為己任的買手店,廣州的一尚門、南京的Round Round、成都的肆合、長沙的Galatea Wan、重慶的溫室等是其中的佼佼者。2012年HCH在武漢天地的開業是傳統代理商轉型多品牌買手店的標志性事件,而其異常成功的業績表現帶動了大量苦于傳統模式無法持續的代理商進入或準備進入這個行業。服裝品牌端,漢帛在北京開設的Arrtco開其先聲,廣州卡奴迪路的01 MEN和有浙江秋水伊人背景的D2C高調進入,吸引了美特斯邦威、瑪絲菲爾、馬克華菲等品牌日益高漲的試水之意。而在中國設計師領域,前有王楚翹的One By One,后有上官喆即將在廈門開幕的Archipel。保守估計,截止至2014年底中國本土買手店的數量接近900家,年營業額超過60億人民幣。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