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童市場呈爆發式增長 本土中高端品牌不斷成長
中國是奢侈品大牌們嘗試嬰童細分領域的重要市場。經過若干年的奢侈品市場的發展,目前中國奢侈品已經到了需求細分化的階段,母嬰市場即為其重要的細分部分。
在生活品質提升和經濟條件改善后,中國家庭從懷孕階段開始至孩子養育階段的投入越來越大,從幾年前掀起的高端月子會所到早教風潮,直至最近隨著親子類真人秀的風靡,對孩子的著裝衣服與用品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除了安全,舒適,材質等基本要求外,父母們對于孩子服飾的設計與品味也逐漸重視。
Nick Shiah認為,時尚前衛的消費主力80后、90后正在進入生育期,他們中富裕家庭正在成為高端嬰童消費的主力。有預計到2015年,中國城市富裕家庭將超過440萬,這些娛樂圈、企業圈等富裕家庭將‘培養’出一大批新生代奢侈品消費者。
“80后、90后的家長們已經從打扮自己,到希望將自己的品味延續到孩子身上。”在調研中,Nick Shiah發現,有一定經濟能力的家庭能夠接受的嬰幼兒奢侈品的平均價格是1000元/件~3000元/件,相比成人奢侈品10000元/件~30000元/件的價格還有一定差距。
除了上述國際品牌,中國本土近年來也成長出一批中高端童裝品牌。本土童裝設計師品牌Little Mee創始人小米媽告訴記者,奢侈品童裝副線春夏價位在700~3000元人民幣,秋冬價位在900~5000元人民幣;而一般國內中高端童裝春夏在100~800人民幣,秋冬價位在200~1500人民幣,在保證品質的基礎上價格會更親民。
“其實本土品牌的優勢在于,會更考慮到中國孩子的成長需求,在功能性與實用性上適應與調整。”小米媽表示,國際大牌基本上不會為了單個國家市場的需求進行特別的設計。中國孩子小時候大都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照應,喜歡穿脫方便的松緊褲腰,而國外品牌童裝大都會采用成人裝褲腰。在中國,幼兒園很多沒有空調或暖氣,孩子們被老師要求最好能穿著能像剝洋蔥式穿法的衣著,更方便老師照應等,本土品牌可能會在功能性等方面更加細節捕捉本土性需求。
2012年12月,Gucci就在中國上海高島屋開設了其上海首家童裝精品店,產品提供包括兒童成衣、兒童手袋、童鞋、兒童太陽鏡、兒童首飾以及嬰兒系列等全系列童裝與配飾;Armani阿瑪尼旗下的副牌Armani Junior誕生于1982年,其門店銷售從0歲到16的孩子們各類基本著裝和時尚單品。在中國市場,Armani Junior也已經拓展到北京、上海、深圳、沈陽、杭州等多個城市。
奢侈品大牌由于成人服飾在中國有極高的認可度,因此其創立的童裝也能夠被消費者樂于接受。同時,在歐美市場也有一些專注于高端嬰童產品的品牌,如近150年的法國童鞋品牌LePetitFilsDuCordonnier,西班牙童床品牌Suommo、法國品牌BabyAlpaga、英國品牌BelleEnfant等。區別在于,奢侈品大牌童裝更注重款式,而專業高端嬰童品牌更注重材質與功能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