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店仍具有強大生命力 布局線下
在歐溫商從傳統貿易轉型做跨境電商可以算是水到渠成的事。在歐洲多年的從商經歷已經為溫商構建了成熟的供應鏈、銷售渠道和網絡,當前歐洲經濟走下坡路,消費市場急劇縮小,但反之中國對進口商品的需求量增大,正是提供了轉型的機會。
“溫商對國內外供求關系的了解,和對貨源、供應鏈的掌握,都是巨大的優勢。”張一力認為,這些都是國內的電商平臺所不具有的,而溫商無論是自建平臺,還是對接國內平臺,都能夠成為連接國內外的橋梁,也是跨境電商成功的關鍵。
與幾位在法溫商“跨境”初體驗不同,早在今年4月,就已成為中國(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首批試點企業的“我們家海外購”創始人沈平,已著手在跨境電商領域嘗試自己的新方向。
“都說有了電商實體店就開不下去,但實際上互聯網大佬都重新回歸做實體,阿里在入股銀泰、蘇寧,順豐也一直布局線下順豐家。”在意大利已經開了12年超市的沈平認為,無印良品、優衣庫甚至名創優品,這些快消品實體店的擴張速度,都說明了線下店鋪仍然有強大的生命力,關鍵是找對商業模式。他表示,如今各類跨境保稅超市開了不少,但象征性大于實際意義,因為如果只是單純提供展示,再讓客戶掃碼購物的話,是達不到預期效果的,“一家實體店如果超過80%的東西現場都買不走,那就沒有意義”。
而就在2015年底,沈平創辦的跨境購物平臺“我們家海外購”在上海開出第三家旗艦店,店內提供銷售、體驗、售后等一系列服務。“進口商品其實要避免陷入低價戰,畢竟我們是草根創業者,燒錢搶客的路只是給自己挖坑。”沈平告訴記者,線上跨境消費隨著國家政策的搖擺有一定的限制,單純搭建線上平臺,失敗風險太大。
線上線下同步發展,是沈平在大半年的跨境“嘗試”后,為自己重新找的一條路,“希望線下體驗店不僅能替線上引流客戶,更能讓消費者愿意到店購物消費。”沈平表示,線上線下是相互依存和促進的作用,而跨境電商的市場很大,只要證明線下體驗店的模式可行,借助遍布全國的溫商力量,規模化的復制就不是問題。
“如果沒有在歐溫商和華商,我想國內跨境電商平臺也不容易成功。”京東法國招商總代理F2C e-solution創始人劉遠告訴記者,在法的招商會原先是瞄準了法國本土商家,但接觸過程中卻發現,不少因國情和文化差異,國內團隊和國外商家往往會有談判困難,反而是一批活躍的在法溫商給他們帶來了不少驚喜。
“無論是在法國還是歐洲其他國家,當地的華商是最了解文化和市場的,同時又能知道中國人的需求,這其中又以溫商群體眼光最為長遠。”劉遠表示,包括阿里、京東等國內大的電商平臺,如果想在跨境領域有所突破,找到當地溫商合作會更得心應手,不會與當地的商業文化和好產品脫節。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