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良談服裝行業當下的困境和未來的發展方向
李金良長期專注于時尚產業投資,對服裝行業當下的困境和未來的發展方向有深刻的理解。他曾為華夏證券、嘉實基金、華創證券、中信證券、申銀萬國等十余家投資機構深度講解服裝行業的現狀與未來的趨勢。下面李總將用畢生所學為我們分析中國時尚產業的突圍之路。
問:商場顧客寥寥,天天打折甩賣,中國服裝品牌到底誰在賺錢?
李金良:我來講幾個賺錢的或者說未來發展勢頭不錯的企業作為例子。
雅戈爾
雖然看起來不是很風風火火,但是一直在盈利。雅戈爾盈利的原因在于:一方面設計費用的攤銷并不大;第二個方面,因為雅戈爾大部分的店面是自己多年前購買而不是租賃得來,房價一直在上漲,就可以忽略房租攤銷;此外,雅戈爾因為店面的位置還不錯,可以節省掉很多很多的宣傳費用。
另外一個這兩年發展速度比較快,甚至在去年還有50%增長的企業就是太平鳥集團,太平鳥集團走上快速上升的通道得益于幾個方面:第一方面,受韓國流行文化的影響很大,因為它的服裝風格很貼近韓國流行文化元素,這使太平鳥集團可以平攤掉很多設計費用和傳播費用,消費者天然的接近于它;第二方面,他的店面選址、店面運營上有點兒類似于ZARA、H.M的味道,店面比較大、位置比較好,這樣比較容易攤銷銷售費用;第三方面,供應鏈。太平鳥的供應鏈是我所看到的國內企業當中應當說是最完整、最強大,效率比較高。雖然比不上ZARA、優衣庫,但是已經開始有雛形了。它可能成為下一次產業升級的過程中能夠走出去的一個企業代表。
森馬
第三個就是現在開始轉型,方向比較正確的森馬,森馬原來是做休閑裝,后來開始創立“巴拉巴拉”品牌做童裝,發展速度非常快。這幾年隨著產業升級和消費升級,森馬又開始構筑兒童產業生態系統,比如收購早教、拍動畫片、制作玩具等等。森馬實際上是圍繞兒童的消費升級,構筑一個新的生態圈,這個生態圈類很似于LV在歐洲、維多利亞的秘密在美國做的事情。假以時日,比如再經過三年到五年的努力,森馬有可能會形成自己獨特的生態鏈。
問:中國服裝品牌和國際一線相比差在哪里?
李金良:綜合來看,中國整個時尚產業或者說狹義的服裝產業是處于一個行業變動或者是換擋的階段。在這個階段里出現了一個行業性的虧損,文化產業、傳媒產業,互聯網和時尚產業幾者之間的結合并不是很緊密。而歐洲的產業生態是很緊密的,比如說LV旗下會有很多傳媒集團、很多零售店,也會有自己的整個產業生態,另外它與資本市場的對接也很緊密。它是不缺資本也不缺各方面的資源,而我們中國的時尚產業往往就是自己在單打獨斗。
問:中國時尚產業未來有哪些機會?產業升級瓶頸在哪里?
李金良:綜合來看,中國整個時尚產業的下一步升級一定要直面這三個問題:
第一,如何把握文化的源頭,進而使自己的設計費用能夠比較好的被攤銷掉。中國沒有主導的文化和價值觀,我們的文化和價值觀包括文化符號很多都是從歐洲舶來的,導致我們原創力不足,所以我們的設計費用往下分攤的時候很難。我們也在抄襲,但是在速度和質量上一定抄襲不過ZARA和H&M。
第二,由于解決了設計源頭的問題,在互聯網傳播相對主流的局面下,就可以攤銷掉很多的傳播費用。
第三,能夠減輕或者某種程度上降低實體店面的攤銷費用和互聯網上的購買流量問題。這三者是形成未來新的時尚產業生態必須要解決的問題。如果解決不了這三個問題,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無法構成下一代的商業形態或者下一個時代時尚產業的業態。
問: 和君資本關注什么類型的時尚產業創業項目?
李金良:和君資本一直以來都密切關注時尚產業,也很樂于投資于能夠解決把三種費用(設計、傳播、銷售)攤銷下去的這種創業團隊,或者說像以圖形搜索這種新型技術為依托的創業團隊,我們也的確在考察很多企業。但很遺憾的是目前的創業項目在時尚產業和文化產業的結合、和互聯網的結合以及和新技術的結合方面還不是很緊密,我們只是在圖形搜索這個技術領域遇到了比較不錯的團隊。我們對創業者的要求有幾個標準,第一個是首先是年齡問題,80后我們是很歡迎的;第二個看他的團隊,這個團隊是不是能夠具有跨行業,比如時尚和互聯網、文化、資本是不是都能夠對接的起來,當然在這種行業如果涉及到具體的產品,還要有能夠懂得供應鏈的人,這個團隊的組合是不是合適的。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