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電商打蒙了的實體零售商要怎么辦
目前,中國從業跨境電商超過20萬家,平臺型電商也超過5000家。有機構預測,2016年,跨境電子商務貿易總額會突破6萬億元,保持每年30%的增長。毫無疑問,2016年,跨境電商將成為不少實體零售企業眼中的香餑餑。跨境電商對實體零售企業確實是個機會。一是市場空間夠大,由于稅收及信息不對稱等多重因素影響,國外商品的價格遠低于國內,消費者對于平價海外商品的需求不斷高漲,這一趨勢還將持續不短的時間。二是政府的大力支持。
還有一個更重要的空白是,這一領域目前尚沒有出現像京東這樣的大平臺,換句話說,跨境電商業務在中國市場還處于散亂狀態,格局遠未劃定,消費者對平臺的認知度不強,在這一輪搶人搶錢搶地盤的階段,誰能搶得先機,誰就有可能謀得一席之地。從步步高旗下電商平臺3月3日上線了跨境電商業務云猴全球購,很快突破3000單、6000單、20000單,并在9月20日的大促銷中,日訂單量達了16.32萬單——在實體零售商做的傳統電商的傳統線上業務里,是根本無法想象的。
實體零售企業涉足跨境電商的優勢是品牌背書后的商品質量保證和供應商,這就是目前很多平臺型的海淘或代購的最大弱點。比如步步高除了在海外進行批量采購,董事長王填更是親赴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國尋找直采商品,開拓資源。華潤萬家的跨境電商是整合深圳前海保稅港區的優勢和海外供應鏈優勢,倚重的是華潤香港超市的采購通路和TESCO的海外商品資源,而像麥德龍這樣的外資零售企業,本身就存在著豐富的海外商品供應商。
另外,實體零售企業還可以與線下門店結合展開跨境電商業務。比如華潤萬家就在大賣場里開辟了專門的跨境電商體驗區ewj zone,雙方實現互補:一方面大賣場為跨境電商導流,另一方面跨境電商業務豐富了大賣場的體驗,并提升了大賣場的形象。ewj zone開業后,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深鹽店進口商品的銷售占比已從原來的4%提升到8%~10%,整整翻了一倍多。
這也是其他沒有實體店的跨境電商企業不具備的優勢:第一,你自己沒有足夠多的大賣場;第二,就算你能找到實體店合作,也要這些大賣場具備足夠好的協作意愿和協作能力,這個溝通和合作成本非常高;第三,自身還要有足夠的資源整合和反哺大賣場業務的能力。
不過,盡管跨境電商風頭正勁,且空間不小。但仍需要提醒的是,跨境電商只能是對線上線下業務的部分補充,或許能為一直無力的線上業務注入一絲新風,或者說帶來幾絲振奮,但不可能成為零售企業的主營業務,更難承擔起實體零售企業的轉型重任。從這個角度來說,連鎖零售企業仍然任重道遠。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