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軍:和華誼做生意,和王中軍交朋友
電影收入的減少并不能說明王中軍不再熱衷于此,他只不過是有更多的盤算。“我和史玉柱吃飯,我說,我們可以一起物色一個合適的好劇本,華誼拿去拍電影,巨人拿去改編做網游,史玉柱十分感興趣。”
“今天的時間安排很緊張。上午有兩個會議,中午和朋友午餐,下午有一個公益活動,明天要出差。” 作為中國最大的影視娛樂公司華誼兄弟傳媒集團的CEO,王中軍還處于工作抗壓期的階段。
他每天的生活從早上5點開始,起床、游泳,然后在電話中、飯桌上和咖啡館內開始大部分的工作。在華誼,他更多的是做戰略上的規劃。
他穿一件黑色的西裝外套,一條黑色的褲子。他個子不高,偏瘦,皮膚有被曬黑過的痕跡。就50歲的年齡而言,他看起來還頗顯年輕。
王中軍說,自己在30歲前一直是個“文藝青年”,在國家機構出版社做過美術設計、攝影記者。但到了30歲他忽然意識到,自己“沒法在文藝的天空翱翔”。
那一年,中國的改革開放浪潮席卷到了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閩東南地區。
華誼帶來的光環和榮耀
今年3月公布的華誼2009年年報顯示,董事長王中軍獲得1317.24萬元的分紅和74.11萬元的年薪。這與他2009年的開支相比,并不相當。除了媒體渲染的那些價值千萬的豪宅和馬會等,在最近的某次慈善公開拍賣中,王中軍就花68萬元人民幣拍得了珠寶項鏈“龍之吻”。
不過,王中軍并不怎么想談論收藏、財富或者豪宅,他的思維更集中在電影、娛樂。準確地說,是華誼的過去以及未來。
畢竟,華誼帶給了他人生中前所未有的光環和榮耀感。王中軍講了一個小故事:去年華誼上市后,他隨一個商學院班去歐洲,在巴黎一家愛馬仕專賣店里看中了一款價值幾十萬的手袋,這款手袋通常需要提前一兩年預訂。他當下決定買下來作為公司上市的慶祝禮物送給太太。可是,店里的售貨員告訴他,這是別人預訂的貨品,不外售。王中軍很失望,售貨員看到后,請他稍等一下,然后去里屋打了一個電話,王中軍猜想應該是打給高層的負責人。出來后,售貨員笑容滿面地告訴他,“王先生,因為是您,我可以賣給您。”
1994年2月10日王中軍從美國回國,5月16日和弟弟王中磊一起創辦了華誼兄弟廣告公司。王中軍說,這些日期,自己一輩子都記得。在這之前,他在美國有4年的求學經歷,是個打工,洗碗,讀書的窮學生。更早些時候,他從國家機關辭職,成為中國永樂文化發展總公司的廣告部經理。這次轉折,對于出生在北京一個軍人家庭的王中軍而言是一次冒險。
機遇直到1998年才來臨,“我說過很多次,就是一次偶然的機會,以前電視圈的一個朋友和我說,‘拍電視劇吧,電視劇很賺錢。’我就去嘗試了。”
這聽上去可不是“機遇只給準備好了的人”的故事。1998年,馮小剛找到王中軍,說他想拍一部電影,叫《歌聲離我遠去》。王中軍聽了馮小剛的構思后,當下就覺得“沒戲”。沒過幾天,馮小剛又提出要拍一部發生在美國的情感故事。王中軍記得自己當時說:“這部比上部更‘離我遠去’。”后來,馮小剛說要拍《手機》,反映手機與人的關系,聽完這一句話,王中軍立馬說:“就拍這部。”
這部投資2000萬元的《手機》成了2003年的年度票房冠軍,投資回報率高達263%。
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熒幕成了王中軍的舞臺。他希望自己多少能夠彌補放棄早年文藝夢的遺憾。
互聯網時代的華誼
不過,如今這個熒幕也并不是王中軍最初的設想。2009年華誼年報數據顯示,2009年華誼兄弟實現電視劇收入27991萬元,同比大幅增長38%;實現藝人經紀與服務收入12449萬元,同樣大漲近78%;而作為華誼兄弟此前的主打產品——電影,此項收入則同比減少了12%,具體數據為26159萬元。
電影收入的減少并不能說明王中軍不再熱衷于此,他只不過是有更多的盤算。“我和史玉柱吃飯,我說,我們可以一起物色一個合適的好劇本,華誼拿去拍電影,巨人拿去改編做網游,史玉柱十分感興趣。”
王中軍認為,網游和電影非常相似,實際上都是故事創意,只是玩法不一樣。“比如一部電影成功,推出了一個3D的網游,如果電影是系列的,游戲就可以一直更新,做出一款非常好玩的游戲。”
如今的華誼不是當初的華誼,如今的王中軍也不復是當年的那個文藝青年。說起商業來,他滔滔不絕。“除了主業電影方面,網游和電影院將是華誼兄弟超募資金的兩個重點方向。”
實際上,華誼兄弟早在2008年就已經開始組建自己的電影院團隊,“確實現在電影院非常熱,也很難找到非常滿意的地方,我們現在簽約的大概有10多家,今年4月份就能夠開第一家,今年年內大概能夠開業6到8家。”
王中軍總是在提前謀劃。
互聯網的今天,他也不愿意放手。現在他還計劃如何將華誼和互聯網更好地結合起來,網游不過是一塊試磚石。蘋果推出的iPad也引起了他極大的興趣,在他看來,蘋果公司里面的學問對華誼來說有很多可取之處。
和王中軍交朋友,和華誼做生意
1998年時的王中軍,或許并沒有如今這樣長遠的計劃和眼光。做廣告公司起家的他當年不過想投一兩部戲賺錢,偶然成為《沒完沒了》的大股東,這部當年的票房冠軍給了他一個機會,于是順水推舟地進了影視圈。“中國電影長時間以來在意識形態方面都處于保守,不要看現在的電影市場多么熱鬧,現在的電影同樣還處于保守形態里。”
但這并沒有妨礙王中軍影視帝國的快速成長。在這成長過程中,少不了企業家的加入。“我是比較喜歡社交的人,我身邊的朋友很多,在很早以前就是,并不是現在的王中軍才有這些朋友。”
王中軍的交友之道,給他的華誼帶來了大筆的資金。2004年,和TOM的資產重組給華誼帶來1000萬美金的現金,2005年阿里巴巴總裁馬云的加入又帶進了1200萬美金。隨后還有分眾傳媒總裁江南春等人的陸續加入。
“你可以去看,華誼上市后,這里面的每一個人都無疑是做出了一次高回報率的投資。他們投入的不是給我王中軍,而是華誼。交朋友是和我王中軍,但大家一起做的事情是和華誼。”
一天到晚與名人、明星打交道,參加的活動也多不勝數,王中軍雖然高調,卻不覺得自己是名人。當記者問及他的太太,他思考了片刻,然后拒絕回答。 “我從來不喜歡談論自己。”他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