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歸如何應用創業資本
“歸國潮”將一批批年輕的海外學子帶回國內。他們懷揣著事業起步階段的年輕海歸來說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文化資本傳遞理念
文化資本是通過教育活動傳遞的一種具有再生產性的財富。自主創業并不是海歸一時沖動的選擇,而是孕育在長期的學習、生活中。
半年前,路沙回國創辦了北京天賦利貿易有限公司。雖然公司規模不大,但已經步入正軌。路沙在烏克蘭基輔大學拿到學士學位,之后從英國布魯內爾大學取得碩士學位。7年的海外留學經歷使他比同齡人看起來更加成熟,他對自己作出創業的選擇也非常自信:“在國外主要就是學習人力資源方面的專業知識,那時候就想著回國創業,回來前我就開始籌備自己的公司。”
提及家庭教育對他的影響,路沙深有感觸地說:“我非常感謝父母送我出國讀書,留學經歷培養了我獨立、執著的個性。”他并沒有因為身居國外而對國內信息疏于了解,在國外通過與父母視頻溝通,他努力尋找合適的創業切入點。
經濟資本鋪墊夢想
夢想的實現需要經濟基礎做支撐,沒有資金來源,創業寸步難行。以部分海外學子為例,良好的家庭經濟條件是他們走出國門的前提,如果他們回國后有自主創業的意愿,通常能夠得到家庭的支持。
提到創業資金問題,路沙說:“一方面,是與我的兩個合伙人共同募集了一些資金,另一方面是家庭給予資助。”因此在創業起步時,他的公司進展比較快。
但是經過幾筆生意后,公司運轉遇到了瓶頸。“我覺得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生活閱歷、社會經驗不夠豐富,對于國內情勢把握不夠準確。”在接受采訪時,路沙對自己公司的現狀并不是非常滿意。這也是許多年輕海歸在創業初期普遍遇到的問題,由于長期留學國外,難免對國內情況缺乏深入了解;加之個人經驗不足,可能會因急功近利而遭遇挫折。不過困難只是暫時的,只要及時發現問題并作出調整,在適應著變化的實際中定能消除創業“攔路虎”。
社會資本拓展資源
與國內的創業者相比,海歸擁有更加豐富的海外人脈資源。通過社會關系網絡打開創業之路,積累人脈資源,這對于在國內開拓市場的海歸創業者來說尤為重要。
“我會和以前在國外留學的朋友聊天,他們有很多好主意。而且我也通過他們認識了更多的人,這對拓展我們公司的業務很有幫助。”路沙興奮地介紹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除了經營自己的公司,他也準備利用現有的朋友圈成立一個留學人員俱樂部,將這個群體的資源凝聚起來共謀發展。對于處在創業初期的年輕海歸來說,家庭、朋友等社會關系網絡至關重要。與周圍群體加強溝通可以給他們新的想法,也為他們進一步開展工作提供了諸多便利。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