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玉:“投資女俠”的練成故事
微博。
她或粉微博名人,拉近與名人關系;或積極轉發名人微博、跟帖評論;或在微博里發出驚人之言。話題不找她,她卻總能找到話題。
2011年3月2日,受邀參加汪小菲、徐熙媛婚禮的曾玉率先在微博上曝光了收到的婚宴請柬。汪小菲夫婦及張蘭曾要求賓客對宴會情況保密,但曾玉還是第一個詳細披露了汪、徐二人婚禮時間、儀式等內容,并著重表示“包吃包喝包住包交通”的四包原則。此微博吸引了大量網友圍觀、瘋狂轉發,曾玉憑此收獲大量粉絲。事件被炒熱后,曾玉很快刪除了這條微博。
曾玉鍥而不舍耕耘微博,終有所獲,從追星進化到被人追,她的微博粉絲數量攀升至140萬。她所創公司北京楓谷投資有限公司(下稱“楓谷投資”)及和玉股權投資復合基金的名氣也隨之水漲船高。
通過微博,曾玉成功將自己塑造成商界女強人,社會知名度越來越高,各種論壇和頒獎典禮紛紛邀請她參加。《創業邦》CEO南立新打趣稱曾玉為“俠女”。
2010年,《中國企業家》雜志將“商界木蘭獎”頒授給曾玉,同期獲獎的還有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總裁董明珠、重慶龍湖地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亞軍、深圳華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孫亞芳、臺灣威盛集團董事長王雪紅等30位杰出女企業家。
盛名背后,是曾玉晦暗難明的發家歷史。曾玉對個人往事和公司業績,始終緘口不言,更喜歡大談未來前景,大有英雄不問出處的氣概。
隱晦的成長經歷
曾玉出生在重慶軍人家庭,是家里的第三個女孩,父母的寵愛,使她性格比較野,活脫脫一個小男孩,用她自己話講“性格悶騷,敢冒險”。
高中畢業之后,曾玉進入大學攻讀國際貿易專業,具體是哪所學校以及所獲學歷,她不肯吐露。進入投資圈之前,求學背景顯得并不那么重要,但進入之后,在遍地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海歸碩士、博士背景人士中間,曾玉忌諱這點情有可原,一個投資公司老總的學歷背景會影響外界對公司專業性的判斷。
1996年,大學畢業,曾玉在某機構獲得一份期貨交易員的工作,她有時也會將“期貨交易員”說成“股票交易員”,什么機構會聘用一個毫無經驗的小姑娘從事這種高風險工作?她同樣不肯吐露。但不可否認,大學畢業就進入“股票”或“期貨”行業的履歷可以增加她在投資圈的專業性。
這份令人艷羨的工作,曾玉干了兩年。1997年辭職后兩年的履歷再次變得模糊起來,她自己不愿多談。1999年,她在北京一家外企找到一份市場專員的工作,成為“北漂族”一員。當時,她的人生規劃是從公司市場專員位置一路做到經理、總監,再到副總經理。從“期貨交易員”轉入市場工作,曾玉的職業規劃轉變很快。
市場專員的工作沒干多久,曾玉離職,開始進入到找工作、離職、找工作的混亂階段。
那些曾經求職工作過的諸多公司,曾玉大都忘了名字,唯一記得名字的一家公司是北京3721網絡軟件技術有限公司,創立者就是周鴻祎。曾玉在那里工作了4個月,當時正是3721網絡公司發展的頂峰期。2001年互聯網寒冬期,3721網絡公司獲得1000萬美元風險投資。后來,3721賣給了雅虎。
2001年夏天,在職業發展的低潮期,曾玉傾其所有報名參加了“美國加州州立大學海沃德分院在北京舉辦的2001年秋季EMBA項目”,項目持續兩年,每周末上課。
“海沃德EMBA項目”需要學生到美國脫產學習兩個月,曾玉當時口袋空空,無法成行。在課程班里,曾玉卻實實在在獲得了一些人脈關系。她與兩位大學同學曾計劃創業,但連行業都沒選好就夭折了。
最終,曾玉沒參加“海沃德EMBA項目”組織的考試,沒拿到畢業證。因為這段在北京的求學經歷,曾玉常常被貼上“海歸”的標簽。如果被追問,她會急辯自己不是“海歸”,還會很激動地說:“我不會說謊的!”但不知情者,依然會認為其是“海歸”。
命運靠爭取
2002年5月,曾玉獲知,美國華平投資集團董事總經理孫強、新橋國際投資集團董事總經理單偉健等投資圈大佬正在籌備組建中華創業投資協會(簡稱“CVCA”,后更名為中華股權投資協會),同時招聘工作人員。走投無路之際,曾玉決定博一把。
當年5月16日,“華平投資”在北京飯店舉辦“投資北京港灣科技新聞發布會”,孫強、單偉健等人宣布發起成立“CVCA”。嘈雜的會場眾星云集,曾玉借機混進會場。會議間隙,她偷偷接近單偉健,索取名片,并把自己介紹給了對方。后來在單偉健幫助下,曾玉成功加入CVCA,由此也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在CVCA,曾玉的工作主要是協調理事們開會,從早忙到晚,有時至午夜。她還要隨時與投資界翹楚、政府官員、專家學者溝通,邀請他們舉辦講座。
CVCA在籌備初期,雖然有投資大佬們撐腰,但仍處于沒資金、沒場地、沒人員的“三無狀態”。曾玉身兼數職,有點像協會的秘書,但她對外給自己冠上CVCA的“執行董事”頭銜。其實,從協會創建以來,只有理事長、理事職位,從未設立過“執行董事”一職。
曾玉像海綿一樣快速吸收專業知識,又像蜘蛛一樣借助CVCA擴張自己的關系網。但此時,她還不能做到與大佬們平等對話,甚至在一些公開場合,她都愿意找個靠后的位置坐下。在等待中,她尋找與大佬們溝通的機會。
2003年12月12日,深圳五洲賓館,CVCA年終嘉年華酒會在此舉行。當晚大佬云集、北京啟明投資公司創始人鄺子平(時任Intel Capital中國部總監)、美國貝恩資本投資公司董事黃晶生(時任軟銀亞洲信息基礎投資基金董事總經理)、 日本軟銀亞洲投資基金首席合伙人、軟銀亞洲信息基礎投資基金總裁閻炎、軟銀賽富投資基金合伙人吳俊平(時任Cisco Systems亞太地區投資并購業務負責人)、北京太合傳媒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于天宏、日本軟銀亞洲投資主管羊東、上海中橋(基建)集團執行董事兼總裁錢曉華等投資圈大佬悉數到場。
席間,30歲的曾玉自信地游走在肆無忌憚、霸氣外露的大佬中間,成熟老練,毫不怯場。
在酒會快結束時,乖巧的曾玉提前離場,前往另一家五星級酒店——威尼斯酒店,為大佬們準備另一場私密的小型聚會。酒會結束后,閻炎、于天宏、羊東等一行人跳上一輛8人座的子彈頭車殺向曾玉安排好的酒店。
這場小型聚會中,畢業于北大、清華,并且有“海歸”背景的閻炎、于天宏、羊東們更加肆意地開著各種玩笑。在這群男人中間,曾玉安靜地坐著,聆聽他們的各種玩笑話。對她來說,能夠躋身大佬們的私密聚會,已經是成功了。
當年成功投資盛大網絡的閻炎是聚會上的絕對明星,曾玉折服于他的魅力。她也喜歡學著“海歸”們用英文評價閻炎很“Charming”,“只要能感受到他老大的氣場,無論是金融界還是藝體界MM面前他都是大哥。臺上坐著官員,他也能出言豪放。”
50萬創業
2005年年初,在CVCA工作了兩年半的曾玉迫不及待地走上了創業之路,憑借在CVCA獲得的50萬元工資,她在租金昂貴的北京王府井東方廣場租下200平米的辦公場地,雇了4名工作人員,北京楓谷投資有限公司正式開張。公司的主營業務是“融資中介”和“財務顧問”,其實就是“中介”,業界喜歡用“新型投資銀行”來美化這種公司。
CVCA積累的人脈關系,幾乎是彼時曾玉唯一的籌碼。為了彌補自己“專業背景不強”的缺陷,曾玉找來擁有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碩士,曾有德勤會計師事務所工作經歷的張文舵(Gavin Zhang)做合伙人。
曾玉除了強調自己曾擔任過CVCA“執行董事”一職,還有意無意地套上了上海成為(中國)(Chengwei China Partners)基金合伙人頭銜。CVCA“執行董事”、“成為基金合伙人”后經證實都是子虛烏有的事。
應該說,曾玉創業的時機抓得很準。2005年前后,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影響,全國各地中小企業遭遇資金壓力,向銀行貸款只能是望梅止渴。瞬間,各種打著投資銀行名義的公司雨后春筍般興起。最高峰時,達一兩千家之多。這些公司大都干著與曾玉一樣的活:撮合資金方與項目方,從中賺取傭金,本身不參與企業管理。融資中介行業準入門檻極低,監管當局當時也未出臺相關法律法規來規范市場。
創業伊始,曾玉認為有CVCA的人脈優勢,籌集資金不愁,而能否尋找到合適的項目決定其公司能否經營下去。曾玉開始利用在CVCA的人脈關系組織發起“中國天使投資人沙龍”,馬云、李光明、王功權、王中軍、曾強、沈南鵬、張醒生、陳東升、薛蠻子和周鴻祎等大佬都積極捧曾玉的場。曾玉通過沙龍篩選合適的投資項目。
2005年,在一次行業論壇上,曾玉認識了留美歸國的景慕寒。當時,景慕寒回國創建了北京圖為先科技有限公司。2006年11月19日,在曾玉撮合下,美國中經合(WI HARPER)宣布與IDG集團聯合向北京圖為先科技有限公司注資1000萬美元。
兩年后,景慕寒成為曾玉的丈夫,這可能是曾玉最成功的一個投資項目。
平時,曾玉聘請私人教練學滑雪、騎馬、網球,找到與成功男士共同的興趣點,還聘請私人教練學鋼琴、畫畫、瑜伽、化妝、烹飪等所謂的名媛科目。這些內容都可成為她與成功人士溝通的話題。
現在,曾玉可以鎮定自若地和楊瀾、張欣、高華一起談“女性成功幸福學”,還登上《淑媛》、《Vogue服飾與美容》、《時尚Cosmopolitan》等時尚類雜志塑造自己的名媛形象。
悲喜人生
律師成名需要一起官司,記者成名需要一篇文章,投資人成名需要一個成功投資案例。楓谷投資成立當年,中國銀泰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沈國軍為她提供了成名機會。
2004年,北京CBD東三環國貿橋西南角,沈國軍的公司在那里挖了一個大坑,準備蓋摩天大樓。但次年,雄心萬丈的沈國軍遭遇了資金瓶頸,到處找錢。曾玉獲知這個信息,四處打聽到沈國軍的聯系方式,主動找上門,要求為銀泰投資提供融資服務。曾玉不過是諸多希望提供融資服務的中介之一,能否成事,沈國軍并無把握。
在為沈國軍提供融資服務的過程中,曾玉為了銀泰投資和沈國軍的利益,不惜得罪資金方,并放棄自己可能獲得的豐厚回報,贏得沈國軍的好感。雖然最后,曾玉未能為沈國軍成功融資,但為他們以后的合作留下了想象空間。
沈國軍旗下的銀泰百貨后來在有融資需求的情況下,主動找到了曾玉。這次曾玉在制定周詳融資方案的基礎上,成功為銀泰百貨融到華平投資8600萬美元的投資。借助華平投資的力量,銀泰百貨快速擴張,兩年后成功登錄香港主板市場。
銀泰百貨成功投資案例,讓曾玉在投資圈聲名鵲起。此后,曾玉先后成功為俏江南、碧生源、順馳不動產、太合麥田、國康網、拉卡拉等公司提供過融資服務。
不過,如果仔細推敲這些投資項目,它們并不如外界所說的那么成功。比如鼎暉投資與俏江南,資金方和項目方鬧得不可開交,俏江南上市進程受阻,鼎暉投資進退兩難。曾玉這個融資中介難辭其咎。
曾玉在各種場合都不愿深談、細談公司參與的這些項目。外界很好奇,在融資中介多如牛毛、投資項目參差不齊的情況下,楓谷投資如何得到這些項目?曾玉說,她有“自己的途徑和自己的方法”。
2011年11月14日,景慕寒所創北京圖為先科技有限公司通過官網認證微博對外宣布已完成第三輪300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由北京易凱資本有限公司擔任獨家財務顧問,易凱資本創始人王冉在微博里轉載了這條消息,曾玉轉發王冉微博并稱要“頂先生的公司”,王冉打趣稱:“最好的顧問其實就在家里”。王冉是曾玉深交多年的圈內好友。曾玉作為融資中介竟然沒能為他先生的公司融資,讓人奇怪,何況她還有為北京圖為先科技有限公司成功融過資的經驗。
事實上,除了早期幾個融資額度在1000-4500萬美元之間的成功案例外,曾玉的公司近幾年并無值得稱道的案例,甚至沒有開展這方面的工作,而是將工作重心轉向投行上游,希望有所突破。
進軍上游
2006年開始,曾玉與兩個瑞典人,路德維格?尼爾森(Ludvig Nilsson,中文名孔翔飛)、岳納川,發起成立一個投資中國市場的美元復合基金——璞玉基金。
孔翔飛是上海璞玉投資管理顧問公司(Jade Alternative Investment Advisors,簡稱“璞玉投資”)創始人,璞玉基金是璞玉投資運作的基金項目,曾玉是董事合伙人。
孔翔飛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合伙人。1976年,他出生在瑞典哥德堡,從小就愛吃中餐,對孫悟空特別感興趣,于是他從高中就開始學習中文。1995年,孔翔飛就讀哥德堡大學國際關系專業,1996年卻休學一年到中國做起了背包客。1998年,22歲的他再次來到中國北京師范大學學習漢語,隨后獲得瑞典駐上海領事館的工作機會。2000年,24歲的他辭職前往英國繼續深造,獲得倫敦大學和倫敦政經學院中文及管理雙學士學位,先后在羅蘭貝格和普華永道工作。2004年,28歲,孔翔飛回到中國上海,于2005年創立了璞玉投資。
會中文、典型白人臉孔、有限的外企工作經驗,這是孔翔飛所有的優勢。璞玉投資也避不開“海歸”:2007年,斯坦福大學管理學院MBA、南開大學經濟學學士孫達毅加盟;2009年,清華大學電子工程學士、芝加哥大學MBA張征加盟,出任主管合伙人及董事總經理職務。這進一步強化了璞玉投資管理層在學歷背景上的專業性。
2007年9月16日,中國第一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協會(CPEA)在天津正式成立,時任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吳曉靈擔任協會顧問,曾玉是副秘書長,這個工作她很擅長。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創始及執行合伙人沈南鵬、渤海產業投資基金管理公司總裁李祥生、鼎輝投資管理公司董事長吳尚志、中信資本控股有限公司總裁張懿宸、弘毅投資有限公司總裁趙令歡等業界大佬都在CPEA任要職。
人民幣私募股權基金發展過程中,CPEA在政策、辦法的制定上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曾玉說,他們要“去跟相關的商務部、外匯管理局、工商總局或發改委進行積極的溝通和游說工作”。因為經常參加這樣的工作,曾玉的談判能力日益嫻熟,對人民幣基金的發展問題也看得更加明白。
2009年9月17日,滬深股指雙雙收高,創業板終于來了。由35人組成的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第一屆創業板發行審核委員會的委員們正式開會,審核包括北京神州泰岳軟件、青島特銳德在內的7家企業的IPO申請。開會結果是,7家企業“有條件通過”。創業板成為中小企業融資新渠道,為風險投資提供了明確的退出渠道。人民幣基金變得炙手可熱。
2009年年底,曾玉與合伙人李曄籌備組建一只規模為10億元人民幣的“和玉股權投資復合基金”,出資人主要為國內的富有家族、企業家和地方政府引導基金,投資周期為“7+2”。這只基金被業界稱為“國內投資顧問公司設立的首只人民幣復合基金”。
合伙人李曄,哈佛大學數理統計學碩士,波士頓學院金融學碩士,這樣的背景正是曾玉喜歡的,可以彌補她的學歷短板。2007年年初至2010年年底,李曄曾擔任源富投資(Vision Investment)決策委員會委員、首席風險官。源富投資在香港是一家很有實力的對沖基金的基金(HFOF)管理公司。不過,李曄很快就與曾玉分道揚鑣了,2011年,他找到合伙人柯濤,在深圳成立了深圳金晟碩業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發起成立金晟人民幣股權投資復合基金(FOF)。
無論是做投資業務還是制造微博話題,曾玉都喜歡尋找熱點。融資中介、VC、美元復合基金、人民幣復合基金,什么成為當下市場熱點,她就做什么,不管是否具備條件,比如人才、資金、渠道。這種押注式的做事風格能不能支撐曾玉的事業持續走下去?現在沒有答案。但以其性格,不如此行事,反倒是一種煎熬。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