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劉紅中和他的坯衫夢
植棉開啟新征程
1996年,劉紅中豪情滿懷地建起針織服裝廠。由于沒有辦廠經驗,10多萬元的家底付之東流。但他沒有放棄,依然堅持。1998年,棉花體制改革,給了劉紅中施展身手的機會。這一次,他抵押房產創辦了南陽市第一家民營企業——雪陽軋花廠。當初,這個廠僅有30名員工。
2002年,他與中國農科院合作成立鄧州彩棉研發基地,推廣種植3萬畝彩棉,按照“公司+農戶+基地”的運作模式,實行訂單農業,免費供應棉種,全程提供科技服務,在收摘時以高出市場價20%收購,讓棉農吃下“定心丸”。這樣,公司有了原料保證,年產量占全國彩棉總產量的65%以上。
2004年底,劉紅中宣告雪陽集團成立。從此,他通過收購、兼并其他困難企業,發展成為旗下有10多個子公司的大型企業,并擁有棉花、紡織、服裝、坯衫、銷售為一體的完整產業鏈。
開創坯衫新路徑
雪陽集團每年拿出2000多萬元用于產品研發。2003年,雪陽與中國農科院聯合相繼開發出“棕棉6號”、“棕棉11號”、“棕棉6A號” 、“中棉所51號”等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彩棉新品種,其中“中棉所51號”是目前國內唯一通過認證,適合區域種植的彩棉新品種。
2012年,雪陽與中國工程院院士喻樹迅合作,建設“雪陽科技院士工作站”,為雪陽坯衫的發展注入動力。多年來,雪陽先后與科研院所和院校合作,申報國家專利160項,10多項科技成果獲省級以上獎勵。企業通過ISO9001國際質量體系認證、ISO14001國際環境管理體系認證。
雪陽自主研發的《純棉舒膚紗的研究與開發》項目,填補棉紡行業空白。其產品是行業繼美國杜邦公司“萊卡”、奧地利蘭精公司“莫代爾”之后的又一革命性產品。2010年11月,該項成果通過省科技成果鑒定。
在劉紅中的辦公室里,墻上的一幅書法格外醒目:“夫造化者既以我為坯矣,將無所違之矣。”
劉紅中說:“這句古訓,算是把雪陽‘坯衫’的境界、使命、胸懷都解釋清楚了。既然天地造化了我,我必須順應潮流,不懈努力,使之發揚光大。”
劉紅中稱,坯衫泛指規范的空白服裝成品,沒有標識,屬基礎服裝,具備印制、繡花、貼牌定制等再造功能,可以滿足不同群體,隨時需求的多品種、多款式服裝類別。坯衫,具有無限的可能性,它既可以加標識,如“北京奧運會”、“清華”等,也可以印花、繡花,比如情侶圖案、個性圖案,二次再造的過程就是雪陽“衣不變,造萬變”的核心價值。
在產品結構調整中,雪陽壓縮棉紡,擴大服裝。經過兩年努力,企業實現華麗轉身。雪陽副總經理楊天岳表示,從銷售額來看,企業棉紡與服裝的比重,從2012年的53∶47,調整到2013年的40∶60,而且產品的檔次也都提高了。
藍圖繪就坯衫夢
在百度、淘寶網、阿里巴巴、天貓搜索“雪陽集團”,會出現數萬條結果、眾多T恤新款及相關信息。“全產業鏈、海量現貨、四季產品、快速定制”的企業優勢,奠定了雪陽坯衫的根基。
對雪陽“坯衫”未來的發展,劉紅中如椽大筆已繪就。未來3~5年,秉持雪陽坯衫夢,將全力打造全球雪陽“坯衫”的標桿形象,形成坯衫研發、設計、生產、加工、營銷、文化、旅游、生態為一體的世界中心。以“工業旅游”為創新特色,以雪陽“坯衫”為核心內容,以“生態工業園區”為表現形態,計劃總投資50億元,建設年產針織服裝1億件的“中國·坯衫城”。項目建成達產后,年可新增銷售收入80億元、創利稅16億元。同時,將為當地帶來超過1.8萬人的就業機會,雪陽將成為全球最專業的坯衫供應商。
劉紅中說:“品牌是一個企業的靈魂。民族品牌,則體現一種民族的精神。讓雪陽坯衫成為中國民族品牌,這不僅是我個人的夢想,也是所有雪陽人的夢想。”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